只写郭襄,只爱郭襄风陵渡口,英雄大会,绝情谷底,襄阳沙场,华山峰前。
这个在后面几集才出现的女子,却占居了太多人的心 那是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所有人被困在渡口,郭襄第一次出来行走江湖,听着那些陌生的人讲着热血的江湖事,神雕大侠,这个名字第一次印在姑娘的心里,有比爹爹厉害的人物?
当时是羡慕郭襄的,毕竟谁能在十六岁的花季年龄遇上这样的美丽?
她见到了心中的大英雄,一枚金针换下一个愿望,第一个:面具后是怎样的一张:“郭襄眼前登时现出一张清癯俊秀的脸孔,剑眉入鬓,凤眼横威.....”好一个英俊不凡的男人,好一个大侠的风范,于是郭襄的一颗心有了牵挂之所。
英雄大会上,前面大英雄宴,郭襄的房间里小英雄宴,各路难得一见的英雄为之个小寿星祝寿,连郭靖夫妻都觉得不可思议,看在谁的面子上?
神雕大侠。
一步一步,郭襄越来越急着等待她的大哥哥的出现。
到了晚上的烟花点燃时,小姑娘的脸被照得亮亮的,而心底的那份激动是无法形容的。
可惜终究是晚来了一步,大哥哥已经有了龙姐姐,而且两个人你侬我侬刚刚从十六年分离的痛苦中走出来,谁能考虑一个小姑娘的感受呢。
所以,在绝情谷底,郭襄毫不犹豫的跟杨过跳了下去,那一跳,足以让杨过感动到对生命的重视。
又是一枚金针,求杨过活过。
杨过也不曾想过,他当时和李莫愁用豹子奶喂的这个小姑娘,今天会为他给她的承诺反来求他。
在郭襄面前,大男人显得如此脆弱。
蒙古大军,战火连天,襄阳受困,失城在既。
敌人的小技俩终于激怒了杨过。
这也许是最令郭襄欣慰的,杨过终于还是来救她。
想这世上,除了小龙女,也只有她郭襄中以让这个大侠爱惜到胜过自己的生命。
但郭襄到底是郭襄,不是郭芙的狭隘,于是有了成全,眼泪往肚子里咽,她是小东邪,和她的外公一样骄傲。
她的感情注定没有结果。
她,宁可青灯古佛长伴一生,峨眉山下起雪了,郭襄心里是否还想起当年的风陵渡口?
想起当年的绝情谷底?
想起当年的襄阳战场?
于是峨眉祖师传衣钵的弟子叫做“风陵师太”,她自创的掌法中招数叫“黑沼灵狐”。
一见杨过误终生,郭襄把自己定格在十六岁了,也许唯有雪花才能寄托她绵绵的思念之情。
芳心可可,问君知否?
昨天开始看碟了。
看了三集。
今儿要不跟这儿骂骂,晚上又得睡不好了。
对于金庸剧我没有办法,基本是出了就老老实实地看,除了台湾版的,实在受不了那口音。
因为看金庸剧的主要功用在我而言是复习原著,所以一般我都能忍受,央视版的,我也一直都看了,宽容度也绝对比身边的朋友大,虽然李小哥连着毁了两部,但我觉得《天龙八部》还是不错di,毕竟周晓文比那些只干电视剧的强些。
可是周晓文跟张纪中掰了,张纪中拍了几部之后,不明白怎么着自信心就膨胀了,可能是《天龙八部》的好评让他夸大了自己的重要性吧,所以就觉着自己也能把这事给办了,于是就扶持了一个傀儡导演,垂帘听政搞起《神雕》来了。
这个傀儡导演赵箭更可怕,武术指导出身,我们都知道咱们这边从小练武术的小孩,他们认识的字是比较有限的。
赵箭导演导的文戏,分明是有人念剧本给他听,然后他再导,抓不到每段的重点,是他导演风格独树一帜的地方。
他背后的那个圣母皇太后张某人,认识的字也不多,急于贡献,就跑去后面唱片尾曲,还拉了周华健小虫等来助拳,靠人多想蒙混过去,可惜啊可惜,就那么一张嘴,唯一跑调的一句就出来了,在一大堆调儿准的人当中,那么明显啊那么刺耳。
短短三集,赵箭和张纪中疯狂窜改金庸原著,犯下的罪行已经到了罄竹难书的程度:1,把电视剧拍成了电子游戏。
开场陆展元家连环境竟然全部是3D做的,水准还是剑侠情缘那个年代的。
2,李莫愁是魔术师,绝招是手指打火机。
3,童年杨过是个小胖子,而且讨厌程度属于赵志敬打死他都不冤枉的那种。
4,跟欧阳峰学蛤蟆功以及在桃花岛受黄蓉虐待的情节全部略过,只靠和郭靖的几句对话就算交待过了?!?
这么重要的关节,我看你往后拍怎么圆回来?
5,郭靖居然找了个尖嘴猴腮来演,中国人死绝了吗?
6,所有打斗场面都变成了喜剧场面,及其不严肃,尤以小龙女的极其疑似蜘蛛精武功为甚。
7,小龙女家前门是雁荡山,后门是九寨沟,空间感完全错乱。
8,重要人物尹志平莫名其妙被改名为甑志丙。
9,小龙女看过《九周半》,杨过还是个孩子就老拿绸子水袖蒙其脸跟他大玩情趣游戏。
10,黄小明一出场就从水里蹿上来,表情之白痴令人直想一脚再给丫踹回去……都别劝我,我今儿还接着看,就当玩抓坏蛋吧~~
这版我的最爱,不想花力气讨好别人。
小学的时候,看到小龙女出场被惊艳。
皓月当空,一袭白衣的小龙女踩着白飘带,伴随着天下无双的配乐缓缓而来,当时的我表情可能和那个甄志丙一样吧,觉得仙女下凡了。
从小学到大学,每次看都很喜欢,人物,台词,场景,武戏,配乐,都很喜欢,我不是专业的,但是看着舒服,不跳戏,看过原著,是我心目中想要的演绎。
至于喜欢其他演绎的,我尊重,毕竟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解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是我长大后认真看的第一部“江湖”剧,不同的年龄段可能感受不同吧,以前可能会感动,现在却多了几分理性。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十六岁的郭襄遇见杨过,杨过送她的第三个礼物便是满城的烟花,十六岁的年纪注定了她终身不嫁的命运。
十六岁,怎么可能不心动呢。
最后几集金轮大王为救郭襄而死、黄蓉在战争面前一边是国家大义一边是爱情亲情,这两个桥段是我为数不多的几个泪点。
金轮大王竟然为救郭襄而死,一个人究竟如何才肯为另一个人牺牲生命。
这部的武打戏超帅的,小龙女的功夫“好俊”。
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我都很喜欢。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满城烟花
少女
真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在怒骂这个版本是垃圾。。。
只能说也许在他们心里评判的是儿时的记忆而非作品本身。
就教主的表演来看,少年一段,确实和小叮当联手演的太过了!
但是自英雄大会之后真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绝情谷一段美到极致,断臂后同小龙女在全真教拜堂成亲以及为龙儿擦拭嘴唇的那几段直教人搜肺抖肝般“痛并幸福着”。
洞房花烛夜小龙女那句“我不想死,我不想死”诚声声在耳,我见犹怜。
此后的情意缱绻,相视而笑都显得默契十足,杨过那句“问世间 情为何物,也当真该问。
”如摄人心魄般让我停下来,随着剧里每个人的人生去仔细思考着句话。
及至十六年之约未践,杨过独侯断肠崖一节的悲痛,绝望和无奈。
我认为黄教主已经做得很好很好了。
古天乐版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看。
后天成天穿着大人的麻布格子衣服装独臂,对着空气打金轮法王,对我可谓影响至深,可十数年后再看,只觉得古杨过太忧郁,台词较之而今,稍浅显了些。
包括情节的设定,一些话本不需直说,留观众自行思考品味反倒会更有回味质感。
真心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多品几回,虽说“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然06版着实有着众多出彩之处,诸位不可不察!
黄晓明版《神雕侠侣》,闲来无事寻思看看,看看现在电视剧啥水平。
特意看了杨过小龙女十六年后重聚的那集,给我看乐了。
记得小时候看古天乐版《神雕》,看到这个剧情的时候,我感动的哭了,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那种,你懂的。
看黄晓明在那“我好快活啊,我好快活啊!
”伴着又蹦又跳的动作,再加上瀑布的背景,让我不禁想起了水帘洞和孙悟空,那也是童年的回忆,那是挥之不去的经典。
再看到前面的几集各种人物服装扮相,更让我确信这就TM是经典版《西游》!
该剧不仅有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青春靓丽的明星阵容,还有着以假乱真的特效帮衬,足以牢牢锁住观众的视线。
《神雕侠侣》虽然是一部金庸比较突出爱情的戏,但是打斗场面惊险刺激。
唯美的片头尾及贯穿整剧的“龙女之声”带着几分古典韵味。
张纪中这一版《神雕侠侣》在情节设置上最重要是淡化杨过和其他女孩之间的情感纠葛。
着重表现杨过和小龙女的感情,而杨过和陆无双、程瑛等女孩的情感纠结相对淡化,优点是画面拍得很唯美,尽在风景区晃悠了,简直就是一个大MV,服装华美,演员都是俊男美女,做电脑特级花了不少钱,武打场面也相当炫。
该剧缺点是编剧和表演,金庸剧的改编只需要忠实原著就成功了大半。
然而编剧们实在太想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了,总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玩小聪明,结果搞得不伦不类、错漏百出。
真是纠结,大爱女神,很讨厌黄晓明,大爱神雕侠侣,大爱杨过,小龙女。。。
女神真不容易。。。
遇到这么个搭档。。。
演对手戏不容易啊。
想怨导演是怎么选的演员,黄教主表情僵硬,假,动作夸张,假。。。
总之,根本就不会演戏啊,演话剧还可以,需要夸张需要假。
关于演员本身不想说太多,只演技方面,就烂到家。
读神雕的时候还在学生年代,一口气读完,除了不太喜欢作者对郭芙的安排,一定要她也喜欢杨过。。。
但除此之外很喜欢他塑造的小龙女和杨过。
姑姑心地单纯,不食人间烟火,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黄蓉问她和杨过睡在一起的时候,她很自然的说一直这样,真是萌翻了。。。
刘亦菲真的很有灵气,她演这种很单纯的角色不会让人觉得假,因为她的长相和年龄都很适合这种飘逸。
杨过的机灵,敏感,爱恨分明,逍遥。
只是黄教主演的太做作。。。
没演出来聪明劲儿,也没演出来潇洒的感觉,他演的太假太俗,和女神站在一起总有一种违和感。。。
总觉得女神太美好显得他更猥琐。。。
真是毁了杨过。
女神最近总是演一些花瓶角色,希望多演一些小龙女,灵儿之类的形象,真是完美了
第四十一集:好好一部武侠剧,好好一部深情戏,你搞这么暗的调子作死啊。
黄蓉问郭靖在哪里,士兵回答——尼玛,这种水戏不要会死啊!
节奏你这么被托的被看韩剧还让人着急。
镜头切换切换嘛、、、多动动手啊剪辑师,钱那么容易赚哦。
那么暗的调子,却在郭靖出现的时候,不知哪里出现一束光。。。
毛啊这是。
人物出场各种pose,各种定格,慢死了。
那时的杨幂和曾轶可也没差多少啊。
特技做的很大气。
内地的武侠剧看起来衣服各种累赘,好繁琐。
从服装到道具到打光。。。
你就不能弄的明亮一点吗。
台词不错,很忠于原著吧。
但是黄晓明的台词功力。。。
查的不是一星半点。。。
导演,为啥刘亦菲要配音,你就却给黄找配音的钱啊。
杨过和小龙女是不是对望,叫一声“龙儿”,“过儿”,次数太多了真恶寒啊。。。
以襄阳大战结的尾。
黄蓉和郭靖没战死啊?
不知道张纪中先生,您这电视剧是在拍杂技、舞蹈表演的细节动作解析片呢,还是在完完整整的讲一个经典故事?
韩剧细节不韩剧细节;TVB讲故事不讲故事;真是不知所谓,连看下去打发时间都受不了。
黄晓明的杨过太浮夸,完全没演技,就是咆哮。一星留给刘亦菲。
取景,造型这些都很不错,就是我心目中的杨过是古天乐,所以只能对黄教主说声抱歉了
实在太烂了
补标...
小龍女劉亦菲非常清秀美麗,但總覺得她是個小女孩,沒有了小龍女的冷漠,而且和黃曉明飾演的楊過不相襯,看起來像兄妹多一點,無法將他們聯想成楊過和小龍女。整套電視劇太著重特技效果和風景,人物在打鬥時都是飛來飛去的,中間夾雜慢鏡,令我看得有點眼花,風景很美但像看風景片,劇情反而不突出
刘亦菲气质真的很适合!
自从看了教主演的杨过,我就决定要恨他一辈子……他毁了武侠世界里我最爱的男人……
仔细一想 这部居然没有一丝丝的亮点……
说刘亦菲不如李若彤的,我就骂李若彤,老妖怪丑死了
中肯来说,三星。
小龙女永远是那个小龙女,我童年的一部分,虽然更喜欢李若彤那版,但因为小时候对两位姑姑都超级喜欢,刘亦菲有灵气和年轻,这一版不知道为什么,杨过的存在感有点低,就像提起神雕只知小龙女不识杨过一样,而李若彤那版,除了对姑姑印象深刻,过儿古天乐我也过目不忘,教主太黑的原因?
神仙姐姐(*/ω\*)
刘亦菲的小龙女才是真真仙女好么!虽然没什么演技僵是僵了点。景也好,其他角色也好,就是黄晓明真的是科班出身不是来砸场子的么……
刘亦菲,最合适的年纪演了一个最对的角色
实在不喜欢这版,刘亦菲很美但还是比李若彤那版差了些,黄晓明就别提了,这版小龙女被糟蹋我居然一点儿也不心痛……
。。。拖沓
断断续续的看完的,教主真的不适合演戏。。。真的。。。
出了大汉天子就get不到黄晓明了
5星给那时候的杨幂
其实想打四星,但是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