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人的关系里,可能都不需要一种失去自我的牺牲。
其实不管哪种模样,都是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我们最爱的人,最爱我们的人,却不愿意看到方方面面的我们呢?
为什么不理解一下表面背后的我们呢?
人人要都能学会换位思考就好了。
仿佛两个人的感情里注定了要有七年之痒的考验,林秀晶如此可爱的美女也逃不过,日子把她过的成了一个整天唠叨,毫无安全感的绝望主妇。
爱情起初的美好在导演镜头里也只不过是头十分钟的美好邂逅与快速的镜头切换。
下一秒,生活进入了熬人的细枝末节。
她因为送来的报纸无用而烦恼,在丈夫面前举止随意,强迫座便器上的老公喝下刚榨好的果汁。
她会做很多美食让丈夫吃掉,她无聊的转动自行车踏板等待丈夫回家,她心情一坏就会抽烟。
生活每天都在重复,是什么让她变得如此“绝望”?
也许跟着剧情发展,有人会说,是因为缺少一份工作,或是说缺少偶尔的激情?
我觉得,是因为他们的感情之间不再平衡了,林更多的付出却得不到丈夫的理解。
在看电影时,我总会不时想到身边的情侣朋友,他们大多也到了七年之痒。
也几乎都有一方会付出更多。
男孩和女孩在一起近六年,从学校毕业开始两人大多分隔两地,但女孩为了能跟男孩在一起,几次放弃了工作上的美好前景,毫无怨言的到男孩所在的城市一起打拼。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洗衣做饭努力工作,该做的女孩都做了,可男孩还是会因为一些小事对女孩生气发火。
一次争吵,女孩一气之下彻底离开了男孩。
后来一年多的时间里,男孩为了追回女孩做了无数努力,经济精神都极尽所能。
现在,他们还没能完全的和好如初,但感情的天枰正在渐渐平衡,男孩也改变了很多,真心希望能看到他们和好的一天。
回到电影,当林秀晶的生活只剩下爱情,她盲目的失去了自己,生活也麻烦不断,但正因为对这份感情的盲目笃定,她偷偷跑到江陵,固执的去了party,即使情圣出现也能把控好自己。
慢慢的,有了工作和情敌,林开始变回以前更加可爱独立的自己,与丈夫之间产生了莫名的距离,丈夫也开始意识到她的珍贵难得。
真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当熟悉的唠叨不在,居然也会开始想念。
假设电影到120分钟没有结束,他们两人的生活会如何发展呢?
也许还会走入单调乏味的循环,但更重要的是彼此能一直珍重那份感情。
为了那份难舍的回忆,在不平衡的爱情天秤上,加上理解退让的小砝码。
一个女人如果结了婚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了全职太太生活的重心就会不自觉的偏移。
作为一个擅长料理的太太,天分当然占了一定的比例,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寂寞,所以她才有大把的时间去研究如何管好丈夫的胃。
整个房间里如果不搞出点声音,实在是静得可怕,于是她喜欢打扫房间。
可是当她把能做的都做完了,她只能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给丈夫打电话,因为她不是一个喜欢八卦和附庸风雅的女人,她实在是太寂寞了。
可是这样的女人却不一定会让自己的男人觉得快乐,明明是凹凸有致的身材,可是在老公面前全裸也不会让老公有彼此愉悦一下的想法;每次都会精心做好蔬菜汁和果汁,即使老公在卫生间里享受一个人静静的便便的时间也不放过,而必须必与她共享,并同时品尝她刚刚炸好的菜汁和果汁;她的电话总是随时随地的响起,老公每一次接到电话都有种想要自杀的冲动;明明生活中没有任何的插足者,可是老公却每天都想着要和她离婚。
她越是寂寞越想和老公靠近,可是她也知道不能总是干扰老公的工作,于是她就会抽烟抽得厉害,她其实并不是真的有烟瘾,只是她不知道除了抽支烟,她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排解寂寞的方法,因为他们始终没有要上孩子。
这就是一个结婚7年没有孩子的全职太太的写照,真实而有些残酷,也是韩国电影《我妻子的一切》迅速结束浪漫邂逅、恋爱及求婚的过程,直接深入主题后给我们展示的看起来有些让人抓狂的生活。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一个偏离了自我的全职太太或者非全职太太的生活。
我喜欢这样的电影,或许稍微有点夸张,可是生活有时候就是乱糟糟的,让人抓狂的,而我们却又不自知。
七年之痒的存在往往就是因为女人开始在自己的男人面前不修边幅了,而男人在女人身上找不到激情了。
两个人需要彼此的空间,当彼此太过于熟悉,就会变成左手摸右手的毫无感觉。
爱情、婚姻和生活都需要保鲜,可是如何保鲜却真的让人很头疼。
于是丈夫想出来一个很奇葩的想法,找人勾引自己的老婆。
他以为这样老婆出轨了,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离婚,可是没想到的是,老婆有了工作有了追求者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自信、独立、非常有魅力,而且开始注意自己在任何异性面前的形象,包括自己的丈夫。
原来空间和亲密是相斥的,丈夫终于开始意识到没有妻子的房间除了空旷就是空旷,其实根本没有幸福可言。
而作为一个重新找回自我的妻子,老婆真是越来越可爱而有魅力了,她原本就是一个可爱的女人,只是曾经有些迷失。
凭借自己犀利的言辞却开启了一个非常棒的广播节目;在情圣的开导下,重新建立自信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她有了朋友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老公终于不再是生活的中心,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或许无论男女,无论是否结婚,都应该一直保持一种能够吸引人的魅力,爱情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激发魅力最好的方式。
夫妻双方都应该感谢情圣的出现,丈夫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爱着妻子,而且根本离不开她,而妻子则从一切围着丈夫团团转的怨妇状态中重新回归魅力女性的行列。
电影给我们提了个醒:想要过的好,一定要好好经营自己,不能过分依赖别人,这和是否结婚没有关系。
这也是我一直希望能够保持的生活状态,即使以后有了孩子,也要让孩子学会保持自己的空间。
保持自己并努力经营自己,悦己才能悦人,婚姻并不是维系感情的依托,相反应该是好好经营感情才能保持婚姻的新鲜和激情。
想要实现从怨妇到靓妇的华丽转身,就从保持空间和寻找自己开始,每个女人都应该是漂漂亮亮的,别因为婚姻而埋没了自己。
我很喜欢情圣的那句话:你比你想象得更美丽。
开篇在日本的「一见钟情」设计的简单、清楚、干净而且时尚,短短几分钟表现得一点不拖拉,而且很舒服,开始的突然已经给后面埋下了仓促的祸根;妻子「四把刀」的嘴在跟妈妈那一通越洋电话就点的很透了;女人啊,真是不作不死啊,这么年轻就更年期了吗,设计的很好很到位,细节捕捉也非常细腻;男主好像「赵又廷」,劲儿很像;可以叫「离婚三十三招」或者「破坏我的婚姻吧」更适合这些夸张的矛盾张力,必定细节点很对并且张力很大;上下两个爱情故事,或可以分拆成两部电影,都是唯美的,作为女人而言,你要想好A或者B;找一个性感大叔勾引自己的老婆,结果,在老公那里是「四把刀」,在大叔那里是安静的「金丝雀」,或是男人的悲哀,或者女人的悲哀,还有就是,你需要的一定是唯有变化是不变的,所以在很多时候的责任与道德是把尺子;像「北京爱上西雅图」里说的一样,太阳下你要阴天,下雨天你要阳光明媚;用一个丈夫与妻子生活的点点滴滴汇集成册,然后传授给另一个男人以勾引自己的老婆让她出轨,来达到被动离婚逃离妻子的「四把刀」,最后谁是胜者;遇到大叔的贞仁放下了「四把刀」,有了工作的贞仁也放下了「四把刀」,贞仁有了出口,有了价值感,有了成就感,又开始被夸她的脚裸很漂亮;看前半部你会将所有负面投向贞仁,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道贤从曾经的脑海里亦在排斥着贞仁,等想要跟贞仁过一夜的时候,老天都不会配合你了;然后人都是一样,到快要失去或者已经失去某样东西、某个人的时候……后面不说,都会懂得;张胜基只是一面照亮贞仁的镜子,再次让阳光反射到了贞仁的脸上,唤起了贞仁的自信与价值感,并且让世界再次聚焦了贞仁;贞仁最后说的话,「四把刀」和吸尘器声、洗衣机声是生活啊,家要有声音的啊,当沉默袭来才是最可怕的,不能停止沟通的,如果不能沟通就打开榨汁机、打开吸尘器、打开洗衣机,让家还有家的声音……贞仁是怕孤独,道贤最终也孤独了,是啊,谁都不愿被冷暴力,美其名曰孤独了,实则……后面不说,都会懂得;我相信道贤与贞仁和好了,过不了一年,道贤还是会找另一个张胜基,因为贞仁懂了,但是道贤并没有懂;不温不火,平静的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标准的韩国爱情商业片;
我是不常看韩国电影的,叽叽渣渣的韩语每每让我头皮发麻,舌苔发酸。
还好,片子一开始说的是日文。
在写影评之前,我稍微瞄了一下其他的影评。
大多是女孩子写的,讨论的无非是7年之痒什么的,或者就是怎么不让自己变成女猪脚一样的可怕存在之类的各种杀脑细胞的建议和道理。
可是恰恰相反,我倒是觉得女猪脚真心是没什么错的。
抛开那些咄咄逼人和唠叨,她多么体贴入微,还会在浪漫的时候主动跟自己老公调调情,你们说这是多难得啊!
理所当然这样的女人,只是短短1个月,被呵护,被浇灌,被滋养以后那个唠叨,咄咄逼人的怨妇不就渐渐在消失了么?
难道女性同胞们就没想过,怨妇的养成难道不是男方的责任更大一些么?
孤独与沟通,理解与包容,这些想起来就头疼的词汇,其实不就是感同身受,便可以迎刃而解的么?
你若真的知道孤独的可怕,你便不会忍心丢下在家通宵守候的爱人;如果你真的明白对牛弹琴的痛苦,你便不会丢下一句抱怨,便结束你们的沟通;倘若你真的痛悟尖酸刻薄的可怕,你怎么舍得对自己的爱人恶语相向?
说话句句伤及自尊?
怪就只能怪你屌丝味儿太浓。
你是真不懂,或许更可悲点儿你们还互相绝缘哪。
看完整部片我很纳闷7.1的评分是怎么回事。
作为一个在感情上和此片感同身受的人来说,这是我看过最棒的爱情电影,没有之一。
这片子或许该改改名:屌丝不懂夜的黑
说实话,刚开始我和丈夫的感受是一样的,觉得妻子的行为如此不可理喻。
如果我是丈夫也会被妻子逼疯的。
要忍受妻子莫名的情绪风暴,片刻不离的跟随,强悍性格造成的窘迫,这样的生活,难怪丈夫不顾一切地想逃离。
即使我明白丈夫的苦楚,却仍然鄙夷丈夫雇佣他人诱惑妻子的行为。
听妻子在电台讲她不喜欢的事,我在想“真是个可爱又坦率的毒舌女”。
再加上妻子毫不隐瞒地告诉丈夫自己被别人诱惑了,我心中的天平就慢慢倾斜到妻子这边。
之后看到工作中妻子认真而自信的样子,我不得不承认我被她吸引了,此时的她是如此地有魅力,值得任何一个男人为她倾心。
后来妻子得知真相,决定离开胆小,小心眼的丈夫。
其实我从心里面是不想他们离婚的,因为我可以感受到他们还爱着对方,只不过这爱已千疮百孔,支离破碎了。
影片的最后,丈夫说“以前我觉得你的唠叨让我丢人,我不知道你是因为孤独,但我孤独了才知道你的痛苦,这时突然感到影片的开始妻子所有不可理喻的行为都有了归属。
因为孤独,丈夫上厕所也要和他说话。
因为孤独愿意离开熟悉的地方跟随丈夫到江陵。
而孤独,是因为作为一个主妇,她生活的中心只有她的丈夫,丈夫是她唯一的依赖。
对于主妇,我并不想多加评论。
我想说的是,人都是生而独立的,我们不可能是谁的附属品,也不能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到另一个人身上,这样不仅自己会感到空虚,也会让另一个人感到精疲力尽。
当然这个影片也不止包含这一个内容,还有夫妻之间的沟通,相互理解,换位思考等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是一部沉默、爱、痛、回忆交织的好电影,以爱的名义聊人性。
俊男美女的搭档,免俗不了,只不过,它闲聊人性较之其他深刻许多。
人生就是苦中作乐,喜忧参半。
开始,感觉妻子好无厘头,任性、无尚优越感、无情,理性的过了头,真替做丈夫的善均欧巴难过。
当后半段妻子解释这一切时,原来是因为孤独,孤独的和你争吵,制作噪音;没有人站在她这边,都沉默了,她还没有。
心有泪在滴。
妻子徘徊了,顿悟了,了解了自己的优越感实则是丈夫的包容忍耐,“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妻子可以肆无忌惮地张牙舞爪,是丈夫的爱。
俩人相爱在一起了,总会有意志外的因素来干扰,那位情圣欧巴只是为了电影本身的戏剧性量身定制的一号人物罢了。
回到现实生活,事实上,根本不需要试探的诱惑,太多因素导致俩人的分崩离析,归根结底,【还是彼此间能否信任与尊重】罢了。
只有当感受深刻的到达一个刻度,事情才会有所转机,直入人心。
只是妻子的细腻入微,还是觉得不很真实,错觉?!
情圣欧巴是个亮点。
教父+哲人=泡妞制胜法宝。
以后爱情片照这样可以多拍点。
崔导演傻大个,哈哈。
晚上看了一个电影,大哭了一场。
本来想让老公跟我一起看的,但是看着看着他就睡着了。
他说电影里的女人是臭傻逼,也许男人女人的视角真的不同吧,我看到的却都是爱。
电影里男主角对女主角的厌倦,让我看了很心痛。
他看不到女主角满满的爱。
虽然最后男主角后悔了!
合好了,但是并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对于一个不知道珍惜的男人,分开也许不是对他最好的惩罚,但是至少不值得女人再去爱了。
我曾说我会像明天就要失去你一样珍惜你,但是如果你真的丢了,或许伤心,或许难过,但是对我来说都会过去的。
我对感情的态度真的做不到轻拿轻放,如果感情真的是不能握紧的流沙,那就听天由命吧。
无论怎样我都会无怨无悔的前行,虽然我不是那么洒脱,但是我从不回头。
因为婚姻不是生活。
而我要生活,虽然我的生活需要婚姻。
婚姻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
NONONO,我们暂且不论曾经无比相爱的两个人最终会在朝夕相对中卸下一切伪装与粉饰而变得面目可憎彼此厌倦,我们也暂且忘记琴棋书画茶花诗是怎样悄无声息的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只是设想,当所有压抑的愤怒、绝望、悲伤、麻木在一瞬间被某根引线点燃,那曾发誓“无论安乐困苦、丰富贫穷、或顺或逆、或康健或软弱,你都尊重他(她),帮助他(她),关怀他(她),一心爱他(她)”的两个人是如何捶胸顿足悔不当初,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荷尔蒙做的孽犯的错,却发现事到尽头竟然是怎样都无法全身而退的窘境与心情,谁说不可怕谁就是彻头彻尾的大话精、假天真!
婚姻啊,真的是世界上最无法秤斤论两又最讲你情我愿的交易。
一场以爱情为赌注的契约,根本就是每一个字都是陷阱。
这个故事荒诞吗?
我认为,稀松平常。
相遇,很美;相处,很难;相离,很苦。
于是,处不好分不得,说不出口下不了手,要不,还是保持沉默吧,或者,等贞仁先放手,我i就可以毫无负罪感的解脱了吧。
——这大概,就是道贤的心路历程。
那个在日本街头偶遇的,被地震吓的惊慌不已,让道贤忍不住要请吃饭的漂亮姑娘,怎么会变成这样唠叨蛮横不修边幅土脱光了也不再有吸引力带在身边只觉得弄不好就会在朋友面前丢尽颜面的黄脸婆?
好痛苦啊,离婚吧。
可是,贞仁她,这样凶悍的爱着道贤啊。
她逼着道贤在马桶上喝果汁,一定要不停的吃光她做的菜,摔断了腿也要骄傲又闪亮的出席道贤的公司聚会,逼着道贤听她说话因为两个人的房间有声音总比沉默来的好,不分场合的一根筋说着大实话.......尽管贞仁这样烦人,可是,贞仁她,没有犯错啊。
道贤思付着,那,让懦弱又绝望的我,把贞仁你,不,是我们,推上解脱的康庄大道吧。
那个被称之为情圣的男人,是道贤偶然获得的武器。
他让他勾引贞仁,直至他们的婚姻可以顺理成章不带一丝歉疚的结束。
为此,道贤甚至自掏腰包给了贞仁一份可以尽情表达自我的工作,倾其所知把情圣塑造成贞仁命定的理想情人。
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
贞仁完全中招了呢!
可是,道贤却开始变得惶惶不安起来。
贞仁啊,你怎么不再没完没了的冲着我唠叨了?
你怎么不再粘着我了?
你怎么变得闪闪发光了呢?
你怎么真的可以对别的男人动心了呢?
你怎么,可以离开我了呢?
啊哈,贞仁啊,你和情圣,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因为,那是道贤我自编自导的戏啊!
这个十足的屌丝男人, 果然演足了最后的悲剧戏码。
所谓不再麻木的人生,必须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然,不是吗?
揭穿吧,贞仁的人生,情圣的人生,道贤自己的人生,我们所有人,终于,全盘皆输。
我以为,这才是婚姻的真相。
最后的最后,当经历完所有的幸福与悲伤,不安与不满,复杂的情感终于揉捏在一起,如同炸弹般轰然爆开,而已然迷失在婚姻中的人们,因为疼痛,终于再一次找回了,失去的,感觉。
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片子可以上5颗星。
可惜,但凡是爱情喜剧的编剧,都善良的让人发指。
于是,我们看到了又一个完美结局,可是,谁又说,那绝对不是另一个圆周的起点呢?
看到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如同自身的写照。
忍不住哑然失笑,爱情和婚姻,一纸契约,差之千里。
做别人的女朋友男朋友,哪怕相处十年,一旦厌倦,打个包留个字条就可以潇洒走人。
而做了别人的老婆老公,哪怕照着镜子有掐死自己的心,也得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撑足执子之手共赴悬崖的勇猛气场,那是婚姻的残酷,亦是婚姻的神圣。
如我80年代生人,正逢感情观价值观颠覆旧有传统的年代。
朋友们坐在一起闲聊,常困惑父母一代的传统婚姻模式中爱情究竟占多少份量,感觉不幸福还要在一起吗?
还是,想象那暮然回首倏然一身的恐惧,早已盖过没有爱情的惆怅?
毕竟,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短,苏梅正好是人生伴侣这种事情,万分之一的运气而已。
与爱情和婚姻挂钩的事儿,是总也说不清道理的。
年轻时候觉得爱不爱是泾渭分明再清楚不过的事情,年纪见长终于明白,留住自己是留住一切的前提。
但是,传统婚姻模式中的隐忍与坚持,我仍然谓之为难能可贵的婚姻契约精神。
爱情可以消弭,承诺却不可不守,这是我们这一辈逐渐丧失的能力。
婚姻,究其根本,始终是挑战人性的制度。
政治需要可控的人类繁衍,生存在社会体制中的男人与女人之间需要可保障的情感维系法则。
惟一永爱,是乌托邦的理想。
而若是下定决心要在婚姻的悬崖上纵身一跃,请谨记彼时彼刻,握紧那双手的感觉。
这是我近几年看过最好的韩国电影,剧情丰满,人物也有血有肉。
两人结婚7年后,林秀晶在老公面前肆无忌惮的换衣服,整个脱光了,他老公却冒出一句。
我们分手吧让我想起了史密斯夫妇,安吉丽娜无比性感的穿着内衣站在皮特的面前,皮特却当她像房子里的沙发一样熟视无睹。
女人需要吸引力,很明显的,林秀晶已经没有了。
她毫不厌倦的把果汁拿给上厕所的老公。
那个人眉里行间的厌倦如此明显。
她还是看了他一眼说。
很可爱。
她爱他,他厌倦了她。
这无疑是最悲哀的事实。
他们已经结婚了,林秀晶并不需要再去争取他。
但是她却觉得从来没有这么危险。
即使是脚跛了,心灰意冷了,她想着要去参加老公和同事的聚餐。
结果去了之后却闹出了丢人的笑话,无疑印证她老公唯一的一个想法,这个女人疯了。
我曾无数次和男朋友打架。
哭泣或者胡闹到天明。
形象全无,到他甚至不愿意再听我说话,我一动他怪我太亢奋,我一说,他嫌我闲言碎语。
平常日子里,我要做饭,他甚至懒的去买菜。
我忐忑的想着已经在我身边的他,今天心里在想什么,当一个好的女朋友,该做的是什么。
几乎把自己和他逼疯。
我后来不敢看他的眼睛,我觉得他觉得我疯了,而一旦他觉得我疯了,那么我做什么都不正常。
就像被判了精神病的病人,就算我说两句正常的话,那也是,发病的前兆。
就这么过了一年,他没有离开我,但是他却忙起来了,有时候我打电话他也是不耐烦的。
电影看到最后我忍不住哭了,在一切都毁了之后,那个离了婚的晚上,她悄悄的跑过去,亲昵的亲了一口他。
我的眼泪就不争气的流出来了。
我知道她爱他,唯一的爱过他。
像所有傻到家的女人一样,幻想着一个家,生孩子,还有守候着他。
当一切都毁掉了之后,她还是爱着他。
想想我以前惊心动魄的日子,跟她多么的像啊,我在房子里,几天穿着同一件衣服。
不安的时候要抽烟,即使在卫生间,我也想和他说话。
因为寂寞吧,因为等他等的太寂寞了像离开水缸的鱼。
生活让我们不能说抱怨的话,社会逼我们变成一个样子,做一个女人,有时候很累。
当我开始停止找寻自己,生活中的琐事和责任开始让人觉得窒息我记得女主角和情圣在牧场和旋转木马上开心的样子,纯净的像矿泉水广告女主角。
她仰着脸笑着,没有不安,也不再焦虑了。
她知道自己不是病人了。
仿佛有那么一刻,她真的觉得自己是对的,于是她笑了。
但是那么多那么多的不快乐,男主角怎么会从来都没体会到呢?生活真让人喘不上气的时候,我决定不再家里等他。
我开始和朋友出去聚会了,我们做过山车,我们打着牌,我们去唱KTV。
我们去植物园里野餐。
我们经常被彼此逗得哈哈大笑了。
我那段时间变得开心了,改变了很多。
我发现我不再去纠结那些曾经在意的了。
我才发现我多久没有自我了,用他的标准衡量着我自己,我小心翼翼的维持着两人的距离,不愿意任何东西去破坏它。
它却恰恰坏掉了。
电影里有一个很巧妙的转折就是在情圣追求女主角,而且女主角的生活因为做广播节目而渐渐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男主角开始莫名其妙的复制起了女主角的行为。
说女主角曾经说过的话,反变成了粘人要粘到卫生间里的人了。
这时候女主角的心态也变了,她看着跟在她身后不安的男人只淡淡的说了一句,不用跟了。
我想这足以说明,一切的疯狂,唠叨不安,粘人也包括绝望,不是女人的专利,而是在同样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这样。
但是男人不愿意承认就是了。
我记得电影里林秀晶做广播第一次成功后,不知道是因为这个,还是因为那个情圣一直在解放她的心灵。
她回到家,放起了音乐,在老公前面惬意的笑着。
同样是电影开场的时候她穿着一样的短裤,她开始摇摇摆摆的跳舞,场面设置的很简单,但是她却变得性感十足了。
我想结局不同于狗血电视剧,女主角觉醒翻身那种。
也不是励志剧,她找了到自己什么的。
更不在于她是不是赢回了他的老公。
我想最重要的是,他老公对她曾经的心情,那些点点滴滴,和起承转合,那些种种曾经不解的原因,都真正的感同身受了。
林秀晶年过三十了还进能御姐退能萝莉,人为什么要工作,不是为了幸福才做事的吗?可是为了工作丢掉幸福,这才是傻子
她啰啰嗦嗦的说着很多话、不再可爱、控制欲膨胀,是因为她太寂寞太缺乏安全感了。可是越这么做,你越想逃开。爱你,不一定是对你好,有时候,保持自己的吸引,恰恰是爱你最好的方式。
影片的爱情文本和电影文本都很工整。在表现形式上也是韩片类型片中惯用的夸张手法。前半段的轻松自在诙谐幽默,到了后半段随着探讨内容的深刻,而因了剧情引入勾引一说,导致影片表达不太流畅甚至不太能自圆其说。当然爱情喜剧的范畴内,绝对OK。
要玩誇張喜劇就該貫徹始終,柳大叔是好演員,但角色不酥湖,尤其是不搞笑的時候...
据说这是韩国今年目前最高票房的片,看头还蛮好的,后来就进套路了:就是按照喜剧往闹剧再倒回正剧的路子来拍,本来这么也可以,但是后来又想往喜剧上倒,就不那么好看了~~有些虎头蛇尾的。
这女的性格简直可怕到了极点
柳承龙装逼。
片子还不错, 当爆米花来看的话. 不过我还是只喜欢喜剧部分.
大概李善均在我心中的形象已经定位,所以很难接受他的搞笑版本。故事太过离谱不真实,喜欢不起来。
不管怎样唠叨都是让人烦的,演得好像所有结了婚的女人都是这样一样,不好看,大叔好挫,当所有女人都瞎了眼么?
林秀晶还是美。前面的唠叨歇斯底里也演的很真。男人往往因为女人不再如初见时那样而感觉无力再爱,却不知道先变的是他们。
又臭又長。
男人永远都学不会珍惜身边的幸福。
拖沓
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辩,女人实在无需楚楚可怜。剧情无聊,对白粗糙!真是手贱!
女主角算唠叨吗?这老公不想过也不至于请别人来引诱啊,就这样还最后又和好如初,得是多极品的一对夫妻呀
就看林秀晶飙演技了
李光洙在哪里都是个二货。
荒诞现实主义!!!
爱是实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