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三公里
Trei kilometri până la capătul lumii,Three Kilometres to the End of the World,距离世界尽头三公里(台)
导演:埃马努埃尔·珀尔武
主演:博格丹·杜米特拉克,Ciprian Chiujdea,劳拉·瓦西里,瓦列留·安德留察,Ingrid Berescu,Richard Bovnoczki,Alina Berzunteanu,阿德里安·蒂蒂耶尼,Vlad Brumaru,Radu Gabriel,Daniela Vi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语言:罗马尼亚语年份:2024
简介:多瑙河的尽头有座村庄风景如画,那里的时间仿佛早已静止,民情风尚也停留在古早时光。十七岁的阿迪返乡过暑假,岂料一起暴力事件令他青春正茂的世界一夜崩塌。一场袭击,各自表述,父母、警察、债主、牧师相继介入,各怀鬼胎的威权们一边喊着哈雷路亚,一边忙不迭地将阿迪捆绑上枷。头破血流哪算什么伤,以爱之名的灵魂扼杀才是终生刺骨的..详细 >
看了两部揶揄电影节的主竞赛。昨天的野钻石,关于蔚蓝海岸少女网红梦,“你看那个大v,十几万粉丝,戛纳都得请她”。刚才这部罗马尼亚“距世界末日三公里”,多瑙河三角洲,欧洲最后的恐同净土,警长无奈,“以后电影节来了一切也就变了,怪胎基佬都来了。”太多年没在电影节看罗马尼亚,还是同样的配方和味道,一样社会现实和焦虑处境模板打造,不会太差也再难杰作。
(酷儿棕榈奖Queer Palm)影片用一个突发事件的后续来讲述同性恋在罗马尼亚落后村落的处境,以小见大,开灯后那张满是鲜血的脸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叙事力量。我觉得剧本很好,先介绍家庭环境,然后跳过袭击,直接展开后续描写。在酷儿电影中算是新鲜的叙事。镜头语言简单冷静,村落风光和房屋布景给本不了解罗马尼亚的外邦人一种新鲜感。#cineum
中规中矩,一条线把因为恐同而被袭击的少年故事讲到底,封闭保守的村庄和袭击调查的故事有点老套,整套叙事都仿佛处在上一个版本的理解,很普通
哎,是我偏要勉强,下载这个片放电脑几个月了看了两遍一直睡着还是偏要重看看完这一开始就知道不好看的东西,也没有那么难看只是感觉是十年前的叙事。罗马尼亚家长跟老中人差别也不大,一个暴力事件拉开的小镇上的恐同、权力结构、宗教信仰、家庭腐朽,光总结就觉得lame
会投机自然有噱头:沿着旧时代的妥协往下进行,遗留的终归死寂。
还挺。。。。东亚的,原来全地球的男同性恋被父母发现了都会被送去驱魔
从小哥晚上回来被看到脸上的伤开始就能猜到的剧情竟然还拖了半个小时来剖析
丝丝入扣,精确扎实,趣味横生。诚心写实也能开出花朵
一部让我看完五味杂陈的影片。和我们的社会也有极强的代入感。导演有很好的控制,喜欢。7.5分
昨天的野钻石,关于蔚蓝海岸少女网红梦
非常工整的叙事,但似乎所有的冲突都被弱化让整部电影缺乏高潮和出彩点,电影里几乎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妥协。保守小镇发生的恐同暴力犯罪往往只能无果而终,但在暴力之外更恐怖的是来自父母的偏见,原生之地已无处容身,唯有离开这里寻找新的出路。
2.5//不太确定导演还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磨练自己的技艺 地点的空间设定和人物的符号设置甚至可以改叭改叭改成舞台剧了啦//冷知识 性多元喝中药是减不下去的(。
【D+】
故事不像2024年会讨论的,质地也不像戛纳主竞赛的水平. 除了风景如画的小镇风景,可看性和男主属性一样为零!
我以前是同性恋后面喝中药调理好了,药方如下:柏子仁二钱半、白蔹二钱、白术三钱半、桂心一钱半、附子一钱。用法:蜜制丸,每日早中晚饭前各服3~5.丸(约3~5 克),一律白开水服下,服药期间每晚用热水洗,浸一二分钟更佳,一般服用十天后,约可对同性器官感到厌倦,恢复对女性的喜好。
戛纳第四日。 典型的罗马尼亚新浪潮影片。故事以一个平平无奇的山村暴力袭击案开场,半小时后迅速转入关于未成年男主角Gay的身份曝光后,包括父母、警察和牧师等人对此的“炸裂”反应。原本昏昏欲睡的我,也被彻底“炸醒”。全片坚持日景,更表达了“阳光下的罪恶”主题。今年主竞赛单元到此为止我个人的最爱(但很明显不适合国内普通观众)。
又臭又长,大烂片
電影要帶出封建社會體系下的同志會遇到的問題、你最親的父母,教會,警察,審案者的父親大家都一起合作,孩子真無助啊,就算最後社福局的人要來幫忙,孩子也不敢說出真相,唉….
好像还没有遇到一部罗马尼亚电影与政治无关,罗马尼亚电影真是耐看啊。
气氛挺像同届那部《更多人死于周日》的,都是性少数返回小镇,但这里的岛屿生态更加隔绝,于是影片也便聚焦于制造的恐慌,将隔绝以捆绑、反锁等形态具体化。与恐惧共生的,是脆弱的男性气质,一种嚣张强撑的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