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年,继不是怎么很好看的三体之后,鹅悄咪咪地抬了这部网剧,打着耽改的口号造着营销。
其实,鹅打错了主意,想磕cp的不一定能磕到,在我看来,一众帅哥之间,妥妥的兄弟情,一起破案,一起吃面,一起拯救世界!
尤其剧终前,尊重原著,略略提到兰珏已故的夫人以及远在他乡的儿子,真是碎了cp的滤镜,看到弹幕一片哭天抢地。
如果当作悬念解谜+微微喜剧润色,这是一部有趣的古风探案剧。
剧情略有瑕疵,但各花入各眼,观众可以靠自己的想象力去圆,不要太在意一些物理和化学原理造成的情节困惑,毕竟小网剧的探案环节严格意义上讲经不起三推四敲。
井柏然的兰珏真是惊艳,端方稳重,温润儒雅,总是能在节奏紧张的时刻陈述利弊,抽丝剥茧,娓娓道来。
基本,兰大人出场的桥段,我的视线就没有舍得从井柏然身上挪开,无论什么角度,谦谦君子,世无双啊。
从微表情,举止,到说话的速度,语气,井柏然淋漓精致地刻画了兰珏,全剧重心。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戏,兰珏和张屏两人同时入狱,张屏摆出咸蛋,酱菜细细给白粥牢饭加味,兰珏虽傲娇地转过身昂起头不看,却忍不住抖动了两下眉头,似是饥肠辘辘,被勾起了馋虫,井柏然的演绎非常有趣到位。
长发兰大人实在很美腻。
这两人不经意中轮流喂一窝小猫,着实暖心。
剧中人物的日常互动,都充满着人间烟火气,细微处见真情。
比如拒不收礼的兰大人推却一番应酬,心心念赶着还想吃到张屏送的粽子。
每次喝着兰珏的茶都不忘数落他一番行动不计后果操碎了心的墨闻。
宠爱徒弟说要雇驴车把书和家当都装上的师傅。
絮絮叨叨,勤俭持家,走哪跟哪的陈筹。
越看越觉得这部剧里的人物很可爱。
这一幕戏令人忍俊不已,真天子如何,假天子又如何,上的战场,下的厨房的才是好天子啊。
从美术风格,画面氛围上讲,这是一部细节精致的网剧。
几次红雾漫天,阴森黑暗的场景裹挟着飘忽不定的血色雾尘,令人心有戚戚。
片头及片尾的平面设计也非常精妙,尤其片头契合画面切换的打板声,营造了十足的悬疑感。
剧终时走了一波回忆杀,配合着一曲悠闲吟唱,每一张图片都令人回想起之前的故事剧情,不禁舍不得看完呢。
雍朝浮世,礼部侍郎兰珏(井柏然 饰)常年斡旋于朝堂纷争,看似温润优雅顺风顺水,实则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成长史。
在一次秘密行动之中,兰珏偶遇孤身进京赶考追寻理想的案痴少年张屏(宋威龙 饰),赤诚天真的张屏凭借天才般的推理能力破了案,却也打乱了兰珏原本周密的计划。
自此,两个身份悬殊性格迥异的人亦师亦友,默契配合,直面疑案。
……应该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没有想到疫情三年封控三年说开放就开放了,也没有想到还有能看到《张公案》的一天。
即使它的排播非常离谱,每周一一口气放十集;即使它改了名字,能播就是好事。
这部剧能抬上来就已经是劫后重生了。
不知道《张公案》的改名播出是不是意味着耽改101会陆陆续续被抬上来?
我的心情很复杂,一边想看,一边又觉得大部分耽改剧真的是不如不看。
《君子盟》我看完了十集了,也看完了预告。
总的来说,这部剧可能也只是能短暂地有点讨论度了。
从目前的剧情来看,这部剧真的非常拧巴。
说它是耽改剧吧,耽美元素被删得一点不剩。
也不算是什么正经耽改剧了。
我也没有看过原著,不知道原著算不算耽美文。
总之,两个男主,一个丑一个木。
宋威龙演的张屏人设应该是个“愣头青”,但是他表现出来的是愣头青吗?
宋威龙的演技真的是几年如一日地稳定啊。
井柏然演技比宋威龙好得多,但是他确实不似翩翩公子。
不过,因为有演技加持,多看看倒也觉得眉清目秀了。
井柏然倒是看顺眼了,宋威龙是一眼不如一眼。
由此可见,木比丑还可怕。
井柏然饰演的兰珏明显跟他的刑部王侍郎更有CP感,竹马竹马,一文一武,你的事我都放在心上,你惹的事我都能替你扛锅。
宋威龙饰演的张屏反而跟他的好友陈筹互动更多,落魄举子CP,一起赴考,一起摆摊,天涯沦落人又如何,我风雨无阻地站在你身边。
陈筹真的是日常负责给张屏收摊子。
偏偏井柏然跟宋威龙的戏份,说是“一碗凉水,素昧平生”都不过分了。
剧情一开始,张屏跟兰珏就各种不对付,张屏负责破案,兰珏负责增加案件难度。
他们俩大多数时候各忙各的,张屏天天给兰珏捅娄子,兰珏说倒是说过张屏不能留,结果也没见他有什么行动。
张屏从头到尾,活得好好的。
说它是古装探案剧吧,剧情非常随心所欲。
我可以理解兰珏断案不如张屏,毕竟术业有专攻嘛,个人的天赋技能也不一样。
当然,要是以后剧情提到张屏心里崇拜的那个慕叶生要是最后是兰珏,那就是编剧以及原作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可是,张屏查案,每每遇到瓶颈,十之八九跟陈筹聊聊天就恍然大悟了,如果陈筹不在,那他跟别人聊聊天也就恍然大悟了。
反正,线索总是来得刚刚好。
一天天的,看他多恍然大悟几次,我都要龙场悟道了。
如果说剧情里有太多的巧合也算是“无巧不成书”,那么看到张屏掏出一个造型别致的碗,说什么“镜花水月”的时候,我恍惚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
张屏在这个碗里装满水再敲这个碗,就可以制造幻象,催眠别人,叩问被施术的人的内心世界……就连在癫狂激动中的人都可以快速催眠。
在一部探案剧里,这是什么离奇的招数。
哪怕他掏出个碗来请碗仙都比掏出个碗来催眠别人合理。
而且作为一部探案剧,剧情也有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一、春砂仁既然是贡品,那么张屏一个穷小子是怎么能闻出味道来的?
还有他随手就拿出来的各种药材。
他真的穷?
而且,张屏一个查案子的人,翻墙入户私闯民宅,查案也没有多少对正义的坚持,感觉更像是“这个题一定要解出来”,只要解出来就好了。
如果没有后面他让二、张屏作为一个穷举人,都当街卖面了,可我看了十集,都没有看到他哪怕有一天认认真真地出摊卖面,也没有见他认认真真读书。
钱不赚,书不读,他就在京城查案子,白送那种。
他想进大理寺,所以不是想着努力生活,刻苦读书,挣个大理寺的编制,而是想着去做个编外人员吗?
三、本剧的服化道其实蛮倭风的,灯笼、枯山水,还有那个上朝时候的大殿,光线昏暗,大殿两边摆满了屏风挤得大殿既不庄严,也不肃穆,甚至有点像花楼闺房。
哎,这部剧大概率是抬上来就哑火了的命运。
不过我完全可以理解。
剧情无聊,演技拉垮……说不失望是假的,真的,从剧情到演技到颜值到服化道,全方位的失望。
【原创声明:本文为公众号“今天娱乐调查局” 独家原创,欢迎转发,但严禁任何形式无授权转载到其他平台,发现必追责到底!
】
文:踏歌编:喵局长图:net&截图
最后,兰珏的父亲沉冤得雪;最后,摩箩村被屠的真相揭开;最后,大权独揽的太后死在亲生子手中;最后,张屏拥有大好仕途终会得偿所愿;最后,凯旋回朝手握实权的皇帝会带着大雍走向太平盛世;最后,所有人都拥有美满的未来;最后的最后,完美的大团圆结局。
只是想到他的时候,还是好难过。
结局时,他穿着黑袍走进了红雾当中,那一瞬间我就想起他的初登场,穿着白色衣服,撑着一把白色的油纸伞,在大雪中从长街尽头走来的背影:白衣,黑袍;雪的白,血的红;纯白,漆黑。
我想,这一定不是巧合,而是刻意为之。
——纯白中踏雪而来的白衣少年,最终一袭黑袍在血雾里归于黑暗。
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爱一个虚构的角色了。
“他不是什么全然无辜的角色,他机关算尽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就是恶。
他是个全然的疯子,所以他不值得同情,不值得被爱。
”可是为什么我又会那么爱他呢?
我想,归根到底是演员把辜塑造得太好了。
辜这个角色不好演,稍不注意就会被塑造成一个彻头彻尾没有灵魂的疯批反派。
而汪铎给这个角色赋予了灵魂。
比起让兰珏引为知己的“超然世外的疏临”,我更喜欢真相大白后的黑袍皇子。
蹲下来把自己缩成一小团、和张屏回忆小时候毫无心机的笑、群臣跪拜时满足的笑、被兰珏捅刀时的震惊、说自己定会登基时的痛彻心扉、听见弟弟说他是“癫狂妄人”听见亲生母亲说他是“乱臣贼子”时的心如死灰……这些小细节,让我相信,辜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疯狂偏执到无可救药的。
他也曾渴望得到救赎。
一个真正疯魔到无可救药的人,不会去回忆曾经的美好。
我在想,当他从伴月楼掳走了母亲,在“太后重伤”的那几个月里,他又去问过多少次“母亲心里可曾有过我”这样的问题,就像最后在城墙他绑着太后问她是不是后悔了那样。
他一定问过无数次。
而在那几个月里,我想他的母亲的确是后悔了,不过只是在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亲眼看着他咽气。
何其可笑的一生?
从最开始说要在千秋仪大典上揭露太后真面目,到后面说要让天下大乱。
其实他做了的也就仅仅只是“揭露太后真面目”,仅此而已,而他口中的让“天下大乱”的禅位或者说其他,都还没来得及去做。
如果挚友不曾刺出那一刀,如果弟弟没有说出那个巨大的谎言,如果母亲但凡有半点后悔……但凡这三个人中有一个没有做得那么绝,他都不会走到最后屠城的那一步。
太傅最后质问他“你骗我”的时候,我以为他会为自己辩解一句“玉牒虽假,但身份是真”,但他没有。
他已经心如死灰了。
他已经不在意自己的身后名了。
他已经死了。
在他吹响哨子的前一刻,我想他才最终下定决心,让这座皇城为他殉葬。
他在长街上捡到那个被抛弃的婴儿的时候,我想他也曾得到了那么一瞬间的救赎吧。
原来不是他一个人没人要。
也许他还会想到他的干娘,那个唯一一个要他,但却因他而惨死的善良女人。
那一瞬间,我想他也曾想过让自己活下来,像他干娘把他养大那样,把那个婴儿养大。
但婴儿的母亲找过来了。
也许是那位母亲弄丢了婴儿,也许是她抛弃了婴儿后悔了,所以回来找她的孩子。
但于他而言,都不重要了。
原来到头来,被反复抛弃的没有人爱的,终究只有他一个而已。
史书会怎么写他呢——“制造京城红色毒雾案的元凶”“犯了痴心疯病想要当圣上的癫狂妄人”……不会有人想到,他才是真正的皇子;不会有人知晓,他杀死的那个人是自己的生身母亲。
他成全了几乎所有人的大圆满,唯独没能成全自己。
正衣冠。
背负全城冤魂的诅咒,走向弥漫着血色浓雾的黑暗。
那是他这个将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乱臣贼子”,最好的归宿。
但他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为这个“恶人”感到意难平。
疏临,啊不,昙儿才是你最初的名字。
昙儿,希望来世,你生在一个平凡人家,远离这个充满权力纷争的皇室,就做个普通人,有爱你疼你的父母,顺遂一生。
那天我看到有人说:“汪铎是真的有点子东西在,他演过很多人设相似的角色,但神奇的在于,每一个角色,他都演得不一样。
”也许那些角色人设挺相似,但他们,在他们的世界里,都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
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
有人问他为什么老演一些让人意难平的角色,而我想,不是因为那个角色本身就有那么大的魅力,而是因为演员的优秀演绎,所以才会变得那么意难平。
演员和角色,是相互成全的。
我不清楚如果换一个人来演辜清章会不会达到这样的效果,事实上也并没有“如果”这一说。
我很喜欢剧里他最后“正衣冠走进红雾”的设计,听朋友说,原本剧本里是没有的,是汪铎自己设计的。
我想了想,如果把正衣冠的动作用在演员以前演过的角色身上,就会很违和,但是放在辜清章身上,就很加分。
这大概就是一个好演员的业务能力吧。
他曾让我爱上了一个又一个角色,而这一次他又让我爱上了辜清章。
作为演员,这一次汪铎依旧没有让我失望。
这就足够了。
希望未来他可以继续发光发热,好的演技就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PS.如果演员状态能更好一点,辜清章能更美一点,那就更完美了。
)
看完《君子盟》了,其实也挺惨的,消无声息的上线,消无声息的下线,更新时周周都有其他文娱爆点压它热度,但里头的情节实在是不吐不快,最后几集是要被气死的程度。
除却人名等,其余跟原著毫无关系。
本来看了前面感觉还行,没那么糟糕,当一部全新的剧看就行了,直到破案时张屏玩起了“催眠”,请问是心理大师吗?
老老实实破案有那么难吗?
催眠也就算了,勉强能接受吧,至少题材我还是有那么一点兴趣的,但最后几集,我真的是忍不了,俩主角人设都崩成什么样了?
难不成报仇不报了?
兰府的清白与这么多人的性命,摩箩村全族的性命,还有师父的性命都可以不需要讨回公道的吗?
张屏一直说为了公道,为了正义,为了真相,为了查案命都可以不顾,结果他自己最后反倒是撒起慌来了。
理解俩主角是心怀天下,为了稳定朝堂,为了天下安宁,但如此做法便是全盘否定了辜清章这个人。
明明他才是真正的皇子,可最后他却成了乱臣贼子,而且这报仇还是要报的吧!
至少在复仇这一事上要跟辜清章统一战线吧。
辜清章后面确实是疯了,病娇啊,他报仇的方式大错特错,要报仇也应该找太后一人,而不能建立在无辜者的性命之上,但也不能否认他这一生确实可怜可悲。
亲生母亲为了权势不只一次的要杀他,待他如亲子的整个族村因为他的存在而无辜被杀,最后引为知己的人假意投诚结果也是要杀他,手足兄弟也背叛他。
他是在为了他自己复仇,可他也在为了兰府为了摩箩一族复仇啊。
俩主角的仇人却让他一人背负仇恨,结果世上本应跟他站在一起的两个都反对他,甚至是想杀他,这叫他心如何能不死?
最后的最后他捡到了一个“弃婴”,以为世上还有跟他一样的人,那个时候他应该也是想活着的吧!
但后来婴儿的母亲来寻时,他才意识到实际上到最后被抛弃的只有他一个。
母亲为了那可笑的权势,知己跟兄弟为了大义,通通都选择放弃他。
如果兰珏最后不是想杀他,如果张屏最后不选择撒谎,他可能都不会吹哨让全城这么多人丧命。
如果他疯了之后,张、兰二人都好好劝,选择引导引导,不要这么偏执,或许结果会不一样的吧。
君子盟,呵呵,我没看出这个“盟”在哪里?
因为是君子所以为了大义抛弃了复仇?
也行吧!
然后说说宋威龙的台词问题,吐字不清不楚,偶尔激动了还会吞字,这一块是真的不行。
井柏然仪态、台词没有任何问题,芝兰玉树,谦谦君子,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人设要求,说话总有种用力过猛的感觉,怪怪的。
小皇帝不错,虽然出场没多少时间,但人设、台词、仪态都可以,有那么一点扮猪吃老虎的感觉了,因为百姓需要的是明君。
因为小皇帝、墨闻还有辜清章打两星,至少这三个从头到尾都没崩人设,演得还挺好。
就没当做耽剧来看。
有些东西好不好的,也不知道了,毕竟四倍速看的。
这年头主角都是愣头青人设了?
情商全无,不懂人情世故,就靠一项技能走天下,横冲直撞,成天闯祸,但凡没点儿外援,估计能死八百遍都不够。
感觉井柏然演个偏执狂应该能挺不错的。
汪铎演过多少疯批了?
太适合了。
张舒纶小皇帝不错啊,戏份也挺吃重的,希望越来越好。
看到师父来京城就觉得要不好,后面为救张屏被杀,看的意料之中又有些眼热,谁说师父不会算命的,他明明什么都知道才会来的,不就是为了保护张屏嘛。
镜花水月术是催眠?
权势当真那般好?
迷了眼,也惑了心,亲生孩子性命不顾,滥杀无辜,只为了藏住自己的秘密。
辜清章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不过想要母亲一句“后悔了”,可是永远都得不到,为何其他人都是家国大义,却无人明白他的委屈,一瞬想要天下陪葬的疯狂,也可以理解吧。
最后身边无一人,是心死的绝望吧。
如果当初没有告诉他身世就好了,就让他一辈子在那个世外桃源生活下去,有母亲,有弟弟,有族人,那该有多好,他一定会很幸福。
“真龙,假龙,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是个好皇帝就好。
”“倘若人人关心真相,黑暗便无处可藏。
”
有件事我思来想去,还是明白地说一下——已经放出预告片的电视剧版《张公案》并没有用拙作《张公案》的故事情节。
应该是只保留了【书名】和【部分人物名】。
【故事发生的朝代】,【所有角色】的【出身背景】、【成长经历】、【人物性格】,以及【故事情节】均是剧方原创。
所以,虽然这部剧的预告片当下倍受好评,将来会非常热播,成为现象级大爆作品,我都不能沾光蹭这份热度与荣誉。
因为确实和拙作没有关系,这不是我应得的。
荣誉应该归于真正创作它的人,归于剧方的主创人员和这部剧的编剧老师。
如果按照我的小说拍,不会呈现出这样华美、绮丽、诡谲的艺术效果。
拙作是平实的风格,【风格】、【价值观】等等与剧版截然不同。
当中的差别有银河系那么遥远。
更恳请各位老师们不要比照原作,更不要用原作攻击剧版,讨论剧版的时候也无需带上原作。
因为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两部作品,丝毫没有互相比较的可能。
比如剧是什么属性?
剧里的人物应该是帅的还是平凡的?
是沉稳的还是可爱的?
会不会武功、法术、特异功能?
这些都不需要从原作中寻找答案。
我不懂电视剧的创作,不过我觉得它是集体的创作,耗费了很多人的心血才成功的作品。
我看过剧照和预告片,个人觉得非常非常精彩,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也非常非常的期待,一定会观看的(应该还会买预售)。
[心]我虽只是一个拙劣的网文小作者,写的文十分寡淡,情节也不怎么样,但我只拿自己应该拿的,不能窃取别人劳动成果,或蹭人家辛苦努力得来的荣誉。
我觉得每一部付出心血创作的作品都应该被尊重和认真对待。
放下一切成见和预设,用最单纯的心观看感受一部作品,才能真正品味到它的精彩。
[鲜花][心][鲜花](这回真的是最后一次蹭剧版的热度了……[跪了])[/cp]转自作者微博
前面是“少年包青天”探案,后面是阻止灭霸毁灭人间。。。。
就。。。
剧情断裂,匪夷所思。
前面虽然是探案吧,好歹能自圆其说,故事是完整的。
后面走向就很奇怪了,杀了兰家全族80多口,杀了摩罗村整个村子,结果俩人发现了始作俑者,又准备以大局为重,决定不复仇不公布真相了,这不是“君子”,这是违反人性的。
宋威龙的台词完全是“气呼呼”一片,全是气音,不知道在说啥。
张屏开始是一根筋地横冲直撞,后边开窍了,依然也只有“呆”,还不如“陈筹”灵动。
别说角色不同,“死脑筋”的表现不是目光呆滞。
井柏然很美,自带贵气儒雅,其实台词也不是很好,每一句都调动了五官的每一根神经,有种用力过猛的感觉,基本上都能看见后槽牙。
但是衣诀蹁跹,美说优点,画质,服道化精良,超越了优秀。
井柏然和那个真皇子的几身衣服,很仙气,质感很好,演出了我们普遍认为的古韵;太后的服饰妆容也精美细致。
我甚至非常喜欢看井柏然红色官服,正中间那根叠衣服的折痕,让人感觉很整齐干净舒服。
墨闻演的也很好,有热血的感觉,但也会有些过于用力。
总得来说,可以看看
井柏然两个阶段的兰珏演得不错,一眼就能区分,而且克制,避免了少年时故作天真的矫揉造作。
少年时期,神态自然,动作干脆,连声调都轻快了不少。
青年时已经在官场翻滚多年,沉稳老练。
以前没看过他的电视剧,确实给了我一些惊喜。
————————————————————————全集看完了,我完全理不清其中的人物逻辑,只觉得漏洞多如筛子,编剧怎么自圆其说?
心里憋了一堆话,但是想想算了,没必要。
————————————————————————20集食用完毕,实在是有很强的倾诉欲。
虽然,镜花水月很玄学;虽然,兰珏下狱频率高得不科学;虽然,兵部尚书之女太过嚣张;虽然,刑部侍郎王砚工具人属性明显;虽然,礼部侍郎天天查案不务正业;虽然,好像整个京城只有伴月楼一个公共场所……但是我必须承认,这部剧给我不敷衍的态度,恍惚间在看北宋时代的故事:有庙堂之上风云波谲的斗争,也有市井之徒苦苦生存的点滴。
总而言之,除却耽美的名头,当做普通古代探案剧,亦有可圈点之处。
但我还是觉得很可惜。
本可以很好嗑的主cp,怎么成了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仅代表我个人,你杠就是你对)。
屏兰这条线,编剧刻画得极为丰满:从戏剧性的相识,互相看不顺眼,到并肩探案,袒露内心,再到误会陡生,上代仇恨,雨中决裂,重归于好,但谜题未解。
(我猜测他们必然不是仇人,等后面揭开谜底)人设更是下了大工夫,十个受八个胃病,兰珏也不能免俗,编剧就安排了张屏擅长做面,在按头你们谈恋爱。
再谈演员,井柏然没有长在我的审美点上,他不够精致,五官不够美,尤其是嘴唇,很多角度嫌太厚。
脸型偏长,半披发就更显长了。
但是,他穿上官服,仪态端庄,神情从容,动作优雅,加上一把细腰,如松如玉,乍看之下确实能给到六分,代一代古早文官受还是可以的,何况他眉目流转,有几分风情,剧中一堆箭头也不算牵强。
而宋威龙,身材,样貌都没得挑,可是他的演技只能用呆来形容,尤其眼神,时刻暴露出他的内心: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要干什么?
张屏是内心执着,有所坚守,应当是坚定不移的眼神,断然不会放空。
但凡面对兰珏,能多点眼神戏和火花,cp也不至于如此鸡肋。
唯二两处有点get到的,一是屏兰考场重见,张屏躲闪兰珏的眼神,二是雨夜决裂,张屏把剑拉到自己喉前那一瞬。
其它很多地方都是令人可惜——就这反应?
就这?
TM的兰珏在向你示好你给点反应行不?!!
嗑这对cp我都嫌崩牙。
刚打开lof,君子盟tag下最热的几个都是砚兰。
创作向的主cp和邪教五五开,这剧也算是独一份了。
王砚无非就是兰珏的外挂,屏兰的助攻(参见王打张修罗场部分)。
靠的就是剧内演员cp感。
非常奇怪以及有割裂感的一部剧你要说它差吧,其实从服化道置景,画面都是挺有质感的,故事也还算可以;但你要说它好吧,朝堂戏莫名其妙的虚影,男主的台词糟糕到让人吃惊,破案靠特异功能,师傅下线的莫名其妙另人错愕。
以及两个男主证明了,就算是帅哥也不一定都适合古装。
井柏然嘴突,每次拉近景特写都让人特别不舒服,奈何特写还特别多;宋威龙嘴大,古装美男子太违和了。
去掉两个男主,整体就能加一星到一星半(看到24集打的分,看完结局再来改)看完了,2星改1星。
想去看看原著了,我觉得一个能被影视改编的小说应该不至于那么差。
结尾太乱了,故事设计相当儿戏,主角人设也和前期特别不统一,放下杀母和灭族之仇,这不就是圣父嘛。
如今国产剧但凡有个圣母就被骂的要死,怎么圣父就这么多人理解了。
怕天下大乱?
呵呵。
把个人看得太重了。
殊不知,对老百姓来说,谁登基谁掌权没有区别,天下不是那某几个人的天下,天下是所有百姓的天下。
换了谁在那里,天下照样是天下,百姓的日子也依然是自己的日子。
一部只有案件,没有爱情的悬疑剧四个为了大雍的未来而坚持找出真相的男人,君子盟实在是太适合来形容他们四个人的关系了。
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们四个人的相处就是这样,谁都不曾想过去改变谁,谁也不曾想过去妥协谁,都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坚持在寻找每件案件背后的真相前些天就看到大家在讨论什么是“君子之交”?
像水一样干净、透明,不掺杂有任何的杂质,说白了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界限感”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就没有这种“界限感”,他们自认为跟你的关系足够好,就可以参与到你所有的事情中来。
就好像我们常说的那些在你回家之后热心关心“什么时候结婚?
什么时候生娃?
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钱?
”,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并美其名曰这是对你好。
这个时候我就有些欣赏这君子之交,我在你的心中有一席之地,却都各自在各自的领域中生活,我不参与你的生活,却在你的生命中存在
面对一个死咬着他不放的铁憨憨,兰珏各种小表情变化很好玩,屏兰之间的化学反应太有趣了
磕张陈乃是新婚夫妇,有生活烟气。磕张兰,乃是情蕴藏于宿命,是天命轮回之美。磕王兰,乃是君子之交,知己之情。我全都要……
我其实还挺喜欢这种华丽诡异的古装探案的,但是磨皮滤镜太重了真的好糊,而且剧情节奏问题很大/两个主演一个脸上没了棱角看起来好妖娆,一个太现代的外形完全不适合古装而且演技真的太差了大概就比木头好一点吧……/w侍郎真的好嗑
也很无聊。虽然井宝也没有多出色,但是小宋真的太稚嫩了。。剧情也是,完全不吸引人啊。原著的推拉一点儿不剩。
啥也不是!
看得出制作精良,画面很有日式风格,宋威龙太好看了,不太懂黑粉的心理。如果没有删减耽美情节估计会更好看吧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本来想三星的,但是这个结尾实在是太幽默了,一星就这么被幽默掉了。画面方面,主创里面绝对有近视眼,所谓的质感,就是把除了画面中心人物以外所有东西都虚化,虚得我还以为自己快瞎了。好的架空不谈历史,可以可以,但是可不可以谈一谈常识?比如说,捷报的传讯官和凯旋王师一起到的,那么这个捷报的意义在哪里?合着你不是提前送信的,而是报幕员是吧?再比如说,用小铁炮往太空发射盐弹人工降雨,不要笑,他们是认真的。红衣大炮射程才八里地,那个小破炮射程能有一里都算你赢,还想打进积雨云?最后他们利用人工降雨把空气里的毒粉给沉下来了,然后大家高高兴兴过年了,不是,毒粉哎,下雨哎,城里的水还能喝吗?怪不得主角和杨嫂说“我们天天给你烧水”,原来杨嫂是毒物过滤器是吧,杨嫂才是城市救星。
南峒国,这国家名字真不错
虽然两个人的演技各有各的差,也卖不出什么腐,但前二十集当做一般的古装探案剧也算看得下去,结果最后一个案子堪称现象级,三个有着共同仇人的人为了保护仇人的命开始互斗,强忍到27集实在看不下去了,恶心
大场面的视效挺好的,探案也不错,满足了我唐诡平替的需求…… 男一男二确实嗑不动但是all兰非常可以嗑,不过最后五分钟突然提到没出现/不存在的妻儿还蛮好笑的。。alongside皇帝归来就是说一些restoring the (hetero-)patriarchal order
什么乱七八糟的剧情,最后假到无以复加!没有一点常识
终于等到你!电视剧就该包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演技是真的烂,俩演员台词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是整个剧质感确实不错。尤其片头片尾好好看。宋威龙真的好帅。
其实对于这个时候的耽美本就不抱希望,单纯抱着看探案剧的想法来的,但不免还是有些失望。剧的画面质感看起来还挺不错,但是剧情和演技都显得不那么ok。想着有始有终看完的,结果看到第11就不行了…
《张公案》是我少数没看过大风刮过的文之一,另一本是《皇叔》。审判了几集,演员不能说丑,只是古装违和,演技拉胯,吐词不清。而且耽美这碗饭也不是人人适合,主角之间没化学反应,cp磕不到,探案剧情也不行,pass。来写评论,吃了剧组和作者之间的瓜🍉那我也不遗憾这剧了。
哈哈哈哈哈都镜花水月了,你还悬疑什么啊,以为是推理原来是魔幻。
俩人演得都够差的像刚出校园的艺校毕业生,井柏然只能说稍稍好点但过于僵硬做作。断案靠催眠幻境开大招,只能说编剧是毫无水平。罪臣之子为父洗冤这种戏码也是够够的了。
说真的,技法层面没什么问题,美学风格也很吸睛。只能说因为各种原因可惜了吧......
《三個靚仔去查案》。29集被TVB硬生生剪成15集,劇情竟然也能連貫。囧 就這樣肝膽相照共患難治國平天下,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