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险恶是选了两个不同类型的美女,让这个失意的男人迅速从绝望中逃脱出来,有没有觉得这个男人很贱?
!原谅我不得不这样说:在心仪的女人那里找不到爱,就跑回到另一个身边,尽管另一个女人是如此的通情达理,是如此的关爱他,了解他,会欣赏他,会“保护”他......他是全然不care 的,因为他喜欢追求那个根本不属于他的东西,因为他愿意为未知而努力,而心甘情愿放弃生活中的一切。
最可悲的是他最后的回归,真是让人想“唾弃”!
很普通的剧情。
一个被以有些滑稽的理由退婚的过着ms精神分裂行尸走肉般生活的男人。
一个温柔得体看上去接近满分的大家闺秀。
一个爱上有妇之夫的没落富人家的邻家俏佳人。
一个拥有他想有的一切的律师公司大老板。
之间并不复杂的故事。
那么这部片子,看到了什么?
有人说,这是讲“妥协”,也有人说,男人都是退而求其次的东西。
还有人说。。。
没记住。
我也看到了一些。
比如,他说有要事耽误了约会,事实是他为了和另一个人偶然相遇多相处而全然忘掉和你的约会。
一个人和你约明天看电影,事实是他此时正盯着一妞琢磨她一会干嘛去。
他和你疯狂做爱,只是在另一边作为男性自尊受到了刺激。
他认为他也可以,于是,就有了你。
到了最后,他跑出去和别的女人私奔,遭遇抛弃,再次自杀未遂,回到你身边,他对自己消失的解释是要给你一个“惊喜”,的确够惊喜了,那不就是你梦寐以求的么,钻石恒久远啊。
可惜,你都不知道,他那颗颗晶亮的眼泪,都不是为你而流。
举这些不例子,不是说在爱情里草木皆兵大惊小怪疑心重重,也不是单指男人,女人也包括在内,其实,一个人的心,在不在你那,你最清楚。
大多时候,你认为的事实,只是你希望的样子。
我还看到了。
那个男人蹑手蹑脚,争取不惊醒家人的情况下,半夜溜出去。
他不是未成年。
也未婚。
半夜出去也好,凌晨出去也好,这不是一个人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么,或者说是自由,而且,这是在美国啊!
问一个流行的问题:这是为神魔呢。
很简单吧。
他自杀未遂,多次。
父母对他早已神经过敏,忧心忡忡当家庭,这种爱,已成为他自我压抑的一部分,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一下子爱上了那个美丽女人。
而对通过父母认识的大家闺秀完全不来电。
他觉得那个女人能带给他一种自由,尊严的生活。
他愿意和她天涯海角。
他可以完全摆脱掉过去的阴影,获得全新的自我,真正的重新开始。
而那个大家闺秀不行。
她没有那个能力。
有时候,对待一个受伤的人,想要让他记住你,最好的办法也许不是温柔的疗伤,就算伤痊愈了,疤还在,不如给他另一个伤口试试。
这就是传说中的“杀伤力”?
当然了。。
咱不提倡以毒攻毒以暴制暴,还是温柔点吧。
和谐社会啊。
只是,也记住,清醒点。
或者,干脆全心沉浸,那你就心甘情愿,愿赌服输。
别事后哭哭啼啼怨老师没教你。
还有一些细枝末节,不絮言了。
课后讨论暂时告一段落。
刚刚看完了一直都很想看却没看成的《two lovers》,其实剧情很老套,一个男人周旋在两个女人之间和爱情有关的一些故事,特别想看是因为那个金发的米歇尔—格温妮丝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女演员。
tom365提供的片源还是很清晰流畅的BD版本,让整部片子娓娓道来,故事情节也不温不火,正如片子的名字《纽约爱情故事》一样,我喜欢这个中文翻译,觉得《劈腿情缘》反而特别的恶俗和低级。
雷诺喜欢金发的米歇尔,可最后娶的确是褐色头发乖乖女。
正如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一样,在男人眼里,当红玫瑰是蚊子血的时候白玫瑰永远都是床前的那一片明月光;可当红玫瑰成了心头的朱砂痣白玫瑰却又成了粘在衣领上的一颗米粒儿。
这就印证了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这句话。
就像陈奕迅的那首歌里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背后抱你的时候想的都是她的面容”一样。。。。
其实人性使然,每个人这一生当中总会或多或少的遇到这样那样的选择。
有时候我们太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蒙蔽了眼睛。
爱情是容易让人头晕目眩的东西,当爱情来的时候,他的一切在你眼里都成了可爱和完美。
可是当你不爱的时候,甚至连看都不愿看他一眼。
相爱的时候就是整个世界,不爱了你就什么都不是。
也许让我们难以抉择的就是我们太多时间都处在喜欢和不喜欢的中间地带吧。
米歇尔真的喜欢雷诺么?
我看未必,她是个不能缺少关心和疼爱的女人,如果让她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找到一个新的爱人,可她不爱雷诺,所以她还是回到了原来男友的身边,即使只是个第三者。
三个人都有各自的悲哀,但是相比而言,我觉得最幸福的还是褐发的乖乖女,她以为雷诺忘不掉的是之前的女友,而雷诺也给了她向往已久的婚姻。
不管女人对婚姻看法如何,至少对男人来说,他愿意娶这个女人,哪怕心里再不爱,也等于许给了她一个未来。
1. Leonard跟Sandra应该交换父母,这样Leonard就姓Cohen了,更加暗示了Joaquin为什么要选此片来息影。
2. 纽约干洗业都发展的这么好,还牵涉到家族合并联姻,再说到我们快快活活奔小康了你信么?
3. 如果有人问我这片子里谁演得最好,我的回答是Isabella Rossellini。
4. 《劈腿情缘》是谁给的译名?
不管是谁,替我问候你母亲。
5. 准妈妈们注意了,嗑药是会流产的。
6. 在我看来,结尾停在Leonard的眼神就可以了,后面画蛇添足的情节体现了导演大男子主义的妥协。
7. 喜欢扔戒指的朋友们注意了,连盒子一起扔再捡回的几率比较大。
8. 两个loser不可能在一起,不然共同富裕是说给谁听的。
9. 有些人接受的永远无法是爱,而是命运的安排。
三角情事,是讽刺也有同情。
绝望过后的Leonard还是悄然地回到家,这个孤注一掷的局外人再次及时获救。
当他拿出事先为另个女孩准备好的婚戒给眼前的她带上,我感觉到对世事的一种嘲讽和荒唐。
也许男人天生是惯于撒谎的动物,当他深情对你说"I LOVE YOU"时,你永远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唯一知晓秘密的母亲,意味深长的转然一眼。
人群中的Sandra只见欣慰,她便还并不知情。
戒指,求婚,一切于是顺理成章。
美中不足的只是眼泪。
我们有了欲望想要满足,如果欲求不满,我们就不舒服,闹脾气。
我觉得女主角之一邻居代表了梦想,而朋友的女儿代表现实,最后,当梦想破灭时,当然是向现实妥协了,代价就是几滴眼泪,不然我们要怎么做呢?
男主角最后送珊卓戒指的时候流泪了,她问他,“你哭了吗?
”他回答,“我是快乐才哭的。
”,我们知道你不快乐,可是,就是不快乐也要生活。
难不成再去自杀一次,所以我们只有无限制地妥协。
有人说男主角孩子气,可是谁没有孩子气的一面呢?
任何人,面对心爱之物的割裂,谁又能高兴得起来呢,可是这样一来,就有人说他们孩子气,要知道,这只是脆弱的人性罢了。
再死脑筋一点的,遇到诸多不如意,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像一个除了苹果派就拒吃任何食物的孩子,男主角虽然有些柔弱不够坚强,可是还是没有去自杀,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选择了“理智”,却流泪了。
但是,我尊重男主角的“脆弱”和人性的脆弱。
我们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世界里,人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妥协,要想解脱只有靠自己了,然后,说服自己说,“我是快乐的。
”,虽然,谁都知道我们在撒谎。
而那些不肯对自己撒谎的“傻瓜”们,就活得很悲很不解风情。
看完这片子我忍不住感叹,生活不是戏剧,很多时候你没那么好运气在一个地方摔了跟头,扭头就有另外一个也不错的选择。
跟我一起看电影的某人则直接说:太假。
LOSER男主一路按照LOSER的路走下去,根本就是自我毁灭的路数,然后剧本偏偏给他在转角安排了个天使带着嫁妆和所有家长的祝福给他托底,真正的人生才不会这么天真。
又或者他即使选择了爱他也能通过家族联姻给家族事业带来好处的女人,但是没多久他爱的金发女郎就回来了,他还是会忍不住追寻激情把一切搞砸,如果走到那一步,似乎人生才真实。
片子里三个人,男主,金发女,黑发女,前两者都是典型的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他们对自己是否定的,觉得自己不够好,总是把事情搞砸,但是又无力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生活,于是就指望通过外力来拯救自己,顺带证明自己其实比自己想象的要好,要“值得”。
在感情上就表现为需要通过另外一个他们觉得更好的人来爱自己,以此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的。
金发女需要多金的律所合伙人的爱,男主需要美丽的金发女的爱。
黑发女很可能是另外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类型,有的时候自我价值感低的人需要通过拯救别人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不过这一点在剧中表达的并不明确,所以不一定。
我真心希望她不是,因为只有当她的自我认知体系没出问题,未来当面对情感冲击时,她才能较快振作。
在童话故事里,王子公主结婚了,从此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直到永远。
在现实里很可能的情况是,律所合伙人最后并没有真正离开家庭或者离婚了但是没有娶金发女。
因为金发女和男主告别时说:他会把机票费付给你的。
这说明什么呢?
也许他是在听说金发女为自己堕胎后改变了态度,也许他是在听说金发女当晚就要跟一个男LOSER私奔而改变了态度,很难说他挽留金发女是因为发现她才是真爱,还是作为雄性动物一定要做情场的赢家。
如果合伙人抛弃了金发女,她会回来找男主吗?
会的,只要她还没有遇到另外一个爱她的男人。
她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被爱和被照顾,如此缺乏安全感又身为美女的她,已经习惯了享受这一切。
她没有能力独自面对失爱的孤独和痛苦。
如果金发女再联络男主,男主会立刻赶过去么?
我想视情况而定,但是他肯定做不到的是冷淡生硬的拒绝。
他不是理性的类型。
他渴望的不是踏实的现实生活,而是激情充沛的燃烧,他认为在所不惜的追寻激情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我能说什么呢?
肾上腺素骗起人来真是要人命啊。
看了《Two lovers》(中文翻译成了《两个情人》或者《劈腿情缘》),失望是多少有点的。
同样是有关讨论一颗心的归属问题,它既没有《Closing》(《偷心》)那样的浪漫而令人揪心,又不及《Matching point》(《赛末点》)那样的性感和意味深长。
不仅如此,它还让我觉得很憋气。
简单点说,这个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在解除一次婚约的阴影中过着平庸的生活,此时周围人有意撮合他和一位乖乖女,黑发姑娘(电影海报下半边这位),但是男主人公其实并不来电(除了他男性荷尔蒙爆发的时段);同时,他迷恋上了新来的女房客,由Gwyneth扮演的金发姑娘(电影海报上另一位),金发姑娘具备典型的令人沉醉的流浪气质和眼神,以及通常这类姑娘的通病——与他人的情感纠葛。
这并没有影响男主人公深度地沉醉在对她的迷恋之中,在甜蜜之中的男主人公用所有积蓄给金发姑娘买了钻戒却被告知她还是选择了别人。
而男主人公在短暂的失望过后索性非常环保地将戒指送给了还算倾慕于他的黑发姑娘,黑发姑娘如获至宝两眼泪光闪闪,由此展开一段后果不堪设想的婚姻…我想一定是男主角Joaquin Phoenix在经典电影《角斗士》中那个心狠手辣的太子形象塑造得太成功了,以至于他一出场我就觉得他不是好人,而他出现种种懦弱的迹象的时候,我又不大相信,总觉得这哥们儿心里应该还憋着一股狠劲儿。
很不幸,他没有。
被心爱的女人抛弃之后,他一点也没有重新振奋自己生活他日再重新寻求真爱的劲头,反到不负责任地将对很多女人有巨大杀伤力的钻戒貌似真诚地送给了他不爱的那个黑发姑娘,估计心里想的是,“好歹还有一个备用的”。
电影在黑发姑娘的感动情愫气氛中就结束了,用膝盖也想得出来这二位婚后的生活不会多么幸福美满,而酿成这样后果的就是男主人公和黑发姑娘本人,赖不到金发姑娘。
虽然并不是每件例如情感之类的事情都可以套用“游戏精神”这样冰冷的字眼,但规则总是有的,当然世间也总是有概率不低的不幸事件。
总的来说,让我觉得很不快的是男主人公破坏了我以为的规则:1. 具备最基本的游戏精神。
推广到生活中即来到人世便该好好活着,享受作为一个“人”的种种乐趣。
当然不好说人生有没有“通关”这一说,如果说人生中有一道道小小关卡,也许可以理解为诸如考试升学求职结婚生子这一系列“经典”人生课程的完成。
只是活完最后一天,可能大家就真的都“玩完了”。
我还是觉得每个人的关卡可以不同,不必都要搞定相似的迷局,但至少还应该尽力吧,也至少要本着在过程中销售乐趣的心态。
男主人公没什么大事,不缺胳膊断腿,但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我实在不理解,怎么看也不属于“文艺青年”的范畴,又不像在装什么,总之,难受。
2. 对自己扮演的游戏人物要负责。
游戏软件是会储存玩家历史记录的,不要以为每次都重新玩过,或者索性不设定玩家姓名就没人知道你做过什么——很明显,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帐,“掩耳盗铃”这招只适用于有记忆障碍的患者。
男主人公从一次取消婚约,跳入到偶遇的迷恋本来并不离谱,可他硬要把这样的迷恋纳入到他婚姻的游戏中,失分之后又转而借助戒指开始下一局婚约游戏,我很纳闷难道这样的游戏很好玩么?
当然,作为经常在游戏过程中推到重来的处女座成员之一,我“对玩不好就重来”这一套的体会是“下一次也未必就能玩好”,好在这只是在游戏中。
我们喜欢推到重来的因素,不仅是“不接受失败、追求完美”这么冠冕堂皇,更多时候还蕴含着“明知还有一下次机会,这次表现不好也没关系”的放任心态,加之每次出局之后都没有对上一次失败进行认真的总结分析,很难真正有所长进。
想想也是,除了人生之外,所有的游戏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玩家总是可以重头再来,如果真的有一款只能玩一次或者几次的游戏,大家都心里有数你能不能玩得转,就像心知肚明自己能不能活出个人样来一样。
3. 懂得“游戏只是游戏而已”这个终极原则。
谁也不必痴迷其中,了解这一点大概是不会出现那么多网瘾少年的,这也许才是游戏精神的高层次——拿得起,放得下。
玩的时候投入,不玩的时候就去你大爷吧,果真做不来的事情就不要强扭那个瓜了,死扛着就那么有意思么?
倒不如去寻找下其他游戏,或者干脆承认自己没有游戏细胞,这又有什么可丢人的?
反倒是男主人公这样将“需要身边有一个女人”这种游戏玩得如此之难看要好些,活着就没有其他乐趣了?
说了这么多,还是很舒畅的。
不过都是废话。
很多时候我们都很清楚,人生不是可以重来的游戏。
于是在开始之前生怕自己不认真,挫折之后又生怕自己太较真。
久而久之,一脸稚气的孩子们都被训练成久经沙场的玩家,每每彼此不期而遇都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对方“一颗平常心”的淡定眼神,而后转身迈步相忘于江湖。
这是一部很细腻的片子。
喜欢电影中淡淡的吉他声,衬托出了许多细腻的情感。
导演用灰暗的色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纽约的爱情故事。
与以往所说的纽约不同,westside纽约充满了陈旧的老公寓,灰色调的公共设施。
年岁已久的路灯和地铁站。
人们在匆忙中擦肩而过。
空气中,掺杂着蒸汽和人们呼出的气体,白白的,朦朦胧胧的笼罩着这一个个孤单的灵魂。
故事发生在寒冷的冬季。
Leonardo不知为什么掉进了水里,湿透了全身。
这像是一个噩梦。
路人救起了他,从而让他有机会巧遇那两个改变他一生的two lovers。
Leonardo首先见到了来家里拜访的sandra一家。
Sandra的父亲和Leonardo的父亲决定将各自经营的干洗店合并起来,扩大生意。
同时,也希望撮合Sandra和Leonardo。
Sandra很漂亮。
她一眼就喜欢上了Leonardo。
不久,Leonardo在楼梯间偶遇了新邻居Michelle。
他对Michelle也是一见钟情。
这个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Leonardo对Michelle非常的痴迷,因为她太漂亮了。
他想尽办法的接近她,了解她。
并在Michelle孤单无助的时候陪伴她照顾她。
Michelle是一个律师的情妇。
Leonardo试图要劝她离开律师。
新年夜,Leonardo不仅怀揣了想要和Michelle私奔的机票,还有一枚戒指。
而此时,Michelle还是决定要跟律师在一起,因为律师为了她离婚了。
失去了Michelle的Leonardo非常绝望。
而此时,Sandra送给他的手套提醒了他,他不是一个人,他还有Sandra。
于是他飞奔回到Sandra的身边,把戒指送给了她。
这是一个很老调的故事。
但是人物细腻的描述,让人很容易被感动。
他们各自都在追逐爱,为了爱,不顾一切。
最让我感动的是,Leonardo的母亲。
她总是很精明很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她的家人。
她很耐心,很细心。
她希望儿子快乐,懂得在对的时候放手,并且她让儿子感觉到,家的温暖那么的强大,那么的充满希望。
她的爱的宽容真的让人好感动。
Sandra其实也是非常宽容的一个人。
她一直很耐心的默默等着Leonardo来向她敞开心扉。
Leonardo对Michelle的宽容是最最让人心痛的。
但是爱的力量即在于此,爱不应该是自私的。
人都应该宽容的去对待爱的人,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得到解脱。
看之前对这部片子还是有点疑问,会不会是那种‘爱你爱到死去活来’的腻味片子呢?
虽然在导演James Gray不动声色,清醒而毫不花哨的执导之下要比想像得好,但这个疑问就是到了快结束时Coldplay夫人拒绝他,他痛苦地走向海滩的时候还是没有完全消失。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拣回扔掉的戒指,转而送给现实的可为人妻的另一个爱人的时候,我才觉得这真正是出彩的一笔。
因为这样从一个不现实的恋爱的童话变成了一个无奈的对现实的妥协,主人公所遭遇的特殊的经历 (自杀,任性疯狂的魅力女邻居,一见钟情等等)贬成了一个普通的也许很多人都经历过的选择。
一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激情,而一个是平稳的生活。
设在一个犹太人家庭有他的道理,因为他们的家庭观念和中国的传统有相似的地方,有个词语叫‘Jewish mother’就是泛指对子女有非常高的要求,要子女走他们安排的道路的家长。
不过这部片子里的母亲由依莎贝拉罗塞里尼不温不火的演绎,是非常理解开明的(曾经气度非凡的依莎贝拉罗塞里尼居然变成Joaquin Phoenix的妈到是让人吓一跳)。
当初被Joaquin Phonenix在walk the line里一身黑西装,斜挎吉他,Johnny Cash帅气的扮相迷倒,害得我急不待地跑到小店去买当期有他做centre fold的名利场,这部片里他则令人失望地脸色苍白,下巴微肥,居然看上去有点象我的小叔叔了!
平心而论,他演的是情场失意,精神受损,还和父母住一块的窝囊脚色,所以处处表现出的拘谨和awkward的感觉也是应当的。
哦顺便说一句,看的是dvd,觉得摄影和调色不错。
罗西里尼阿姨风采不减当年,劈腿情缘这译名真直接……
I've been to Sandra for a long time,and now,I'd like to be Michelle for a while...btw,the music is fantastic
故事有点“俗”,但是很温馨,好片就是在平淡的生活中提炼出幸福
讨厌这种男人,于是讨厌这个电影
这算是我看过的比较折磨的 过于沉闷 无高潮 无情节 就是累 几度想快进
重看这片子就觉得这样的屌丝为什么有人会爱上啊哈哈哈哈(之前明明还是给了四星说男主演得好哈哈哈
可是我觉得他长得好恶心哦
布鲁克林快到康尼岛的犹太区,阴冷的冬天。其实还是那样,爱情里真的没有对错,真的完全不能用道德来衡量啊。杰昆和格温妮丝都演得好。
从同情到恶心的过程,就是梦想屈服于现实的过程。所以......要学会麻木PS:给三星,因为这不是电影,电影是给人织梦的
such a fucking coward.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是屌丝跟女神双宿双栖只能是幻想,第二是屌丝除了女神外一定要有备用胎候补保底...Gwyneth平白无事地露出小白乳是亮点...
想来想去,觉得这片子还是比较无语。
fucking asshole!满肚子火!...fuck...哭P啊..自私懦弱没用的死男人...还一副自己全天下最叉可怜的样子...拜托...有guts就跳海..哎..可怜的sandra...还有他家人..
故事的版本很常见,故事的道理很简单...七夕晚上看劈腿看被甩,不吉利哎
不管拍得如何,故事实在太恶心了。Michelle是很自私自利,但是Leonard也太可怕了吧巨婴!另外不可否认自己对男女演员的个人偏见没办法抛弃哈
Joaquin看起来真别扭了
米国屌丝情史!怂的令人发指的屌丝对爱他的好姑娘不买账却爱上了女神,女神是跟老男人的小三,以“你是我好盆友”旗号把他当备胎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老男人没指望要跟他私奔却临走时踹了他,屌丝只好把给女神的戒指向好姑娘求婚!所以千万不要爱上屌丝!丫们只把自己爱的Bitch当女神,其他再好都无视!
这么伤感啊,别总是让男人扮演受害者好不好,劈腿的往往都是男人。也不要责怪女人的多变,本来就没那么爱你,还不是出于寂寞?
剧本还是挺扎实的,跟父母居住的成年男子,强势的母亲,之前感情的刺激。其实他只爱金发女。女的要是开始没诚意最后也没诚意。男的要是开始不喜欢最后也不喜欢。跟revolutionary road差不多,只不过回归生活更压抑。
并不是觉得片子不好,而是不喜欢它过于现实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