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看问题光凭自己的那一点人生经历,很容易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得出一些不尽正确的结论。
小伙子有点儿木,喜欢钻牛角尖,情感发挥好像有些障碍。
问题考虑的很复杂,研究的很深,这很好,但常常得出一些没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东西,或主次、轻重缓急搞的不是很准。
我感到,有些东西要随自然,在自然进程中发挥好主观的控制作用。
姑娘倒是既性情又理智,她困惑于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许多问题,内心也很孤独。
俩人旅途中的讨论很有趣,并非话唠。
德国人也拍汽车电影、公路电影了。
与美国人相比,德国的汽车电影更思考人生,更有民族特色。
编导的这一对年轻男女配的很好。
男的是学政治的,职业性地用统计数字说话,但喜欢抛开宏观大局,而从生物机理上研究问题。
女的是学生物的,反而喜欢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俩人都有厚重的心思。
小伙子是一夜情的产物,性与爱对他来说,始终有着别扭的关系。
这次就是去西班牙见自生下来就未谋过面的生父。
越是临近目的地,心里就越堵的慌。
女生也与男友出现了问题。
这部德国电影《303》就是这一对青年男女针对自己遇到的人生问题,所进行的哲学思考和讨论。
人生哲学加德国至西班牙沿途的风光,乡村,公路,海滩,很好的一部电影。
字幕翻译不准确,但考虑到这样小制作电影也不会有什么新版字幕,还是尽快看了。
年青人看问题光凭自己的那一点人生经历,很容易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得出一些不尽正确的结论。
小伙子有点儿木,喜欢钻牛角尖,情感发挥好像有些障碍。
问题考虑的很复杂,研究的很深,这很好,但常常得出一些没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东西,或主次、轻重缓急搞的不是很准。
我感到,有些东西要随自然,在自然进程中发挥好主观的控制作用。
姑娘倒是既性情又理智,她困惑于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许多问题,内心也很孤独。
俩人旅途中的讨论很有趣,并非话唠。
没有半点要指责他们的意思,恰恰相反,我感到年轻人纯一些、直率一些,思想一些,即便有点儿偏差,这更有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没有什么不好。
电影让我看到了什么叫做年轻,就是有的是时间让你走弯道,然后再纠偏,真的非常非常美好。
旅行的结果并非没有解决问题,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根本没有痕迹的生父,不见也就摆子。
自己与前男友的问题,还得要由自己来解决。
通过这次旅行,俩人都成熟多了,最起码都有了个心灵交往的对象。
人与人之间一般的交往容易做到,但敞开心扉深入下去却很难。
人生来孤独,应该有这种朋友和伙伴。
我以为最后的结果也很具有德国特点,不指望戏剧性,更重视思想性,但结果被打脸了。
即便是这样,返回的路途应该更加沉重,毕竟将来有许多事需要他们面对。
24岁的俩人,旅途邂逅,环游列国,暗生情愫,终成眷属。
很熟悉的套路,这类型的公路文艺片很多,能否吸引人的要看交谈的内容。
一路以来,他们从哲学、世俗、社会学、生物学、意识形态、人文历史、新旧制度、到男女关系,婚姻家庭…话痨不断,各执一词又相谈甚欢,相聚恨晚又止乎理智。
德国这个国家真是又古典又严谨,两个正值芳华的青年男女,竟然一点关于流行的话题都没有,互联网相关的更是绝缘。
哪怕是涉及到情爱的部分,几乎全是理论和学识上的互动,像高逼格的知识分子研讨会,刻意得来也太过于阳春白雪了点。
灵的高度契合之余,肉的渴望被淡化忽略了,也许这正说明了他们就是一路人吧?
正常来说,男女之间的交往大多带有功利性。
如果过于追求灵的享受,毫无试探或谄媚感,可能他(她)对你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
像一个置身度外的旁观者,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
所以说,结局是美好的,也是不大现实的。
认真的德国人,但凡认真劲儿起来了,超可爱的。
打破砂锅问到底。
不差毫厘。
较真儿。
不含糊。
太迷人了。
很细节,很现实。
男主提到一个古罗马的和谐家庭原则。
很人性化呀。
稳定的家庭有利于下一代的成长。
父母又不用错过让自己快乐的时刻。
就算不看爱情,当做欧洲自驾游,欣赏一路风光景色。
也是绝美呀。
或者看作303房车的两个多小时的广告,也不差。
哈哈哈哈哈哈。
申根国之间,不用签证,自由通行,就好像我们跨省一样方便。
公路,乡村小路,高速,都可以自由选择,真好。
好像他们高速是不收费的。
文明的发达国家真好。
当男主和女主互相偷偷的嗅闻对方的T恤之后,对上的眼神就开始改变了。
300公里再加300公里再加几百公里的自驾旅程,一段一段的延长。
即使没有成为一对恋人,如此有担当,分担经济支出,分享快乐,承担责任,这样的旅行友伴也是极佳的。
相遇,因为巧合。
再遇也是巧合。
相处不过半个月或者一个月。
已经深深相恋。
那么多时间的共同经历和体验,那么深入灵魂的较真的讨论,抛开生理吸引不谈,也能成为知心好友了。
这和随时发情的露水夫妻绝不相同。
片尾观众们陪男主等待到深夜,真是揪心啊,导演很给力的给了happy ending,也是顺理成章。
这样的浪漫,这样的陪伴,这样的共同经历和体验,还有意见不同看法不同时的彼此尊重,对对方的心情的关切。
直男ai们肯定是不懂的。
没有遇到过真爱的直男,肯定也不懂。
想起很小的时候,就喜欢30多岁的男人。
男生的成熟性多半要慢一拍。
20多岁的男生幼稚的成分还太多。
30多岁也该成熟了。
体力耐力上应该也是处于人生巅峰的阶段。
要是再年长一些的话,那就看个人的性格,保养和维持了。
“Our “me” is in a protective capsule, and letting someone in it calls for a great deal of trust. Because if the other person leaves then he takes a piece of you with him and you die, at least a bit. Love is a dangerous thing and also beautiful. It's beautiful when you're merging into each other, when you're not alone anymore. We're born alone, we die alone but then this moment with your partner. Do you have this moment that when you're with her and it feels as if the universe is revolving around you? And you don't wanna be anywhere else, you feel like you are in exactly the right place. That feeling of being home, of having arrived. That's when I know I'm in love.”
德国人拍的公路电影,这应该是我这两年看到的最好的爱情电影了。
当一段旅程能让两个人忘乎所以,倾情交谈,从意识形态到亲密关系,从男女平权到基因匹配,从性爱解构到婚姻忠诚,一路打开味蕾,一路克制肉体,一路碰撞灵魂。
那到最终,他们是会情投意合而步入爱情,还是会三观阅尽而分道扬镳,彼此的内心一定都不会再有遗憾。
这样的旅程真令我向往!
M:人中是信息素所在,人会通过嗅接吻来分辨信息素。
婚姻是一种文化,(性需要对比,差异和不和谐,激情需要对比)长期和伙伴需要和谐,为什么那么多不适合彼此的人聚在一起,(因为不同的原因.....)因为他们做爱很棒!
这就是原因,这个星球的人都很不幸,有一个基本的矛盾,性吸引力和成功的伙伴关系。
男人和女人根本不相容从长远看。
当然,长期关系在文化上可取,因为他们使社会稳定。
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不可能的。
一夫一妻制是父母,是编程的不幸福是监狱。
F:对比关系可能会产生摩擦,因此会有激情可能还有美妙的性爱,但那是爱么?
这和爱情有什么关系?
很多的问题,它们混淆了对爱的激情。
他们认为如果他们遭受了很多,他们一定深爱着对方。
这个是大问题,因为...这种“爱死我了”的持续抗争...它在电影中很有用,因为他很有趣。
绚烂的。
但在现实中..它只会引起恶化,痛苦...和痛苦这种感觉最多持续两年。
但良好的性生活也是可能的,在相处融洽的人之间。
与某人发生性关系,你真正爱的是,它把你带到另一个维度。
我们的“我”在一个保护膜里....让某人进入...需要很多信任..因为..如果另一个人离开..然后..它带走了你的一部分..他死了..一部分很危险..极其危险..但也很漂亮..当你们彼此融合的时候..不是一个人了..我是说,我们生来孤独...但是..有这一刻和你的伴侣...你知道那种感觉吗?
当你和她在一起时候,感觉“是”围绕着你转吗?
你不想要去别的地方。
你觉得你在里面一个完全正确的地方,那种在家的感觉..在到来。
那样我才知道我恋爱了。
真正的爱,你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嘛?
M:知道什么是最常见的离婚原因吗?
性挫折和不忠。
十年之后欲望消失,在婚姻中,你们的一生被捆绑在一起。
F:知道珍妮.莫罗是这么说的的嘛?
“长期关系中的性是一门艺术,他让重复看起来像第一次。
M:婚姻中的忠诚,由天主教会发明的。
在早期的文化里,它根本不存在。
维持婚姻的另一个诀窍;用食物代替性。
基督教发源于巴勒斯坦,我认为你的真实自我是非语言的,他做出所有选择。
下班回家,热好饭菜,打开电视,播放家庭影视硬盘里一部电影,303,以为是加班老公随意编的序号,一边吃,一边看了进去。
看过半,依然不知道电影叫什么名字,还在心里默默下赌注不知自己会不会接着看下去。
换好姿势窝在沙发里,饶有兴趣的仔细看着那蹩脚的翻译,不断在脑海中重新打乱每行汉字再重新组合,这真是观影第二大痛。
(自认为观影第一大痛是并不想中断影片却有了尿意...)两个小青年在欣赏风景、谈论相左的论点和论据、满屏弥漫着浓郁的爱意却又担心和期待如何解决。
怕可惜了两个彼此欣赏的灵魂。
看罢。
真好。
影片名字靠摇一摇音乐识别中评论才得知。
看一眼影片时长—2小时45分钟。
哈哈,真好。
这样忘乎所有,全身投入的旅行,一生仅有那么一两次。
所谓美好,不过是希望起身时,你会轻轻帮我掸掉衣服上不容易发现的灰尘。
我希望写字时,手边的茶杯里一直是我喜欢的温度。
我希望点烟时,你告诉我离今天的份额还有几根。
我希望沉默时,你一言不发在身边我们却不会觉得尴尬。
我希望买的鞋子是你渴望的颜色。
我希望拨通你电话时你恰好想到我。
我希望说早安时你刚好起床。
我希望写的书是你欣赏的故事。
我希望关灯时你正泛起困意。
我希望买的水果你永远觉得是甜的。
我希望点的每首歌都是你想唱的。
Movie2019No.56《303》学术版公路片,两人一路讨论的论文题目有:1.资本主义催生孤独还是人本性孤独;2.适者生存还是强者生存;3.恋爱关系是决定因素是生理反应还是心理因素;4.配偶之间的忠诚度与不同政体国家的政治文化生活的相互影响;5.自我麻痹存在的意义以及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嗯,这部片子的剧本应该是科学松鼠会的《冷浪漫》,或者果壳或者利维坦😄😄,让我想起上学时宿舍的卧谈会,或者在系楼楼顶,引经据典相互辩驳,总有人能妙语连珠语出惊人,真的好怀念那个时候……有如此丰富的文本内容,再加上一路美妙的乡间、森林和海边的自然风光和欧洲小镇的人文景观,自然不会觉得乏味,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越加亲密,就像上文他们在途中讨论的第3条,虽然我在生理上觉得他们早就该滚床单了,但看到最后的结局在心理上还是为这个片子觉得惋惜,我希望电影结束于他们互嗅信息素那里,或者就是两个人挥手道别保留那段美好和期待才是最好的,片中不也说了吗?
最好的时刻是两个人接吻的前三秒钟。
早就下了这个片,一直在等字幕,终于有了字幕发现是金山词霸机译的……娘的整片需要我脑补成英文再翻成中文,格外烧脑,这是最不爽的地方[鄙视][鄙视]
画面真是好美。告诉我们交朋友谈哲学一定会很惨&穿白袜➕凉鞋的男人是最糟的!忽然感觉有个房车真的很棒!编剧明显把女主的言论写的更有逻辑、、合作明显让两人更好。没有脑袋~
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就行了,两小时四十五分钟,还真以为自己是超超长MV哦
挺好看的,但这种类型的片子我都会看的很烦躁。轻轻的触碰还是可爱到我了
对于这种故事,时间太长了。
两个自以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以为自己在说一些与众不同的事,如果最后反讽的证明了他们没什么不同,那情况或许还不一样,但开头结尾都没什么大不了。
国航广州-北京 超级棒
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例如,穿戴整齐用最快的速度向大海奔跑,然后跳进去”;以及开老旧的奔驰改装房车和刚认识的人一起公路旅行,并坠入爱河。
因为那个乱七八糟的翻译,都没有耐心看完
房车公路旅行版的“爱在系列”。台词写得妙趣横生,生物进化论、异性相吸的基因理论等等,不时让人会心一笑。全程欧洲风光无限,给影片的可看度不断提升。可惜最终没能像“爱在系列”那样始终不说破/跨越男女感情的界线。一旦接吻之后的剧情就如泥石流般落入到小清新爱情喜剧的窠臼,最后女主角回心转意的结局真是无可救药。
请原谅我睡着了
文艺
像《逍遥骑士》那样的公路电影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旅行。像《黎明前的两个夜晚》那样重视交谈辩论的爱情电影也永远不会失去它的观众,因为它反映的全都是年轻人当下普遍的迷茫和困境。因此这对善于思考与反思(进行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德国人无疑是值得我们永恒学习的模范。你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最终决定了你成为怎样的人,而人与人也正是在以信任为起点的《303》公路上误打误撞又命中注定的联系在一起。尽管这段寻找自我的旅程走了许多弯路而显得有些漫长,但就如同我们年轻时犯过的那些错误一样理应得到原谅。
一开始觉得让两个大学生一路上大谈性与婚姻一类的话题有点隔靴搔痒,但很快就明白了只有这个年纪的人才会充满激情地为理想的两性关系辩论,过了这个点,要么不说,说也不是辩论,而是辩护了。
话痨电影,导演有去演同样形式的《爱在黎明破晓前》;女主有怀孕是否打胎的困惑,男主有见生父的疑虑,一起上路。两人关于自杀、资本主义、竞争或合作、独处、性的吸引、爱的选择都做了讨论,受益匪浅,还学会了爱的两步走:第一双方是否相互吸引(闻对方,对于我们就是对不对眼吧),第二是否志趣相投;全片都是柔光的,很清新;最后还讨论新的关系模式,多配偶,类似四重奏那种吧,但聊了半天两人还是一对一爱上对方了呀,所以这里的谈话和剧情关系不密切。男主不见生父也是,和谈的内容关系不大吧;毒品能关闭我们自己的评论员
挺喜欢的
好像大家都是在飞机上看的,11月11日,广州-北京,国航
这话痨片还可以,够小清新,就是看这翻译的版本有点吃力
我只喜欢这里的光和公路😂里面稍学术的争论实在站不住脚
12.15上海—北京 喜欢看话痨电影
比预期中残酷和真实很多。德国人:无止境的辩论和道德感,比比谁的生活更烂,接吻要在最衰的时刻,躲雨一幕男女主角像两只毛绒球小猫,结尾像《绿光》,精髓在于出逃,然后烂摊子一个个收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