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欧洲的起因开始,这丫头就一错再错,并且拉上小绵这个垫背的。。。
虽然最后在圣马可广场上的录影里她说自己很孤单,但还是没有意识到或者承认为什么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这种局面不是么。。
本来以为她会因为搭模型失败还嘴硬,而被赏识她的那个建筑事务所老板打击一下,结果居然还拿到offer了,神马the beauty risk it。。。
开什么玩笑,再美的建筑也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的,危楼哪来什么beauty。。。
想了半天,导演可能是想讲青春需要肆意与遵守社会规则这两个道理,但到后面hold不住两条其实有矛盾的线而完全侧重了前一面。
小樱犯了错,让好朋友付出代价,她自己有觉醒吗?
至少从怕受牵连而小绵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和三个月都没有联系小绵的懦弱,小樱还是处于不敢直面错误和承担后果的阶段。。。
两个小女孩,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旅行,与所有女生而言,都是美好而不可抗拒的字样,欧洲二字,更是充满了魔力!
我们总是会说,等未来的某一天,有时间了,有钱了,有伴儿了,有单反了,外事具备的时候,才是出发的时候。
只是,我们没想到,或许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了曾经的心境,曾经美好的希冀。
电影总是美好的,某种程度上讲,小樱替我们完成了我们的梦想,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更多的是钦羡,是渴望,是心动吧一直想去看埃菲尔,想逛很古老的欧洲小巷,很绚烂的香榭丽舍大街,想荡漾在莱茵河塞纳河的柔波里,于是,努力地学英语,学法语,也要努力的奋斗,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知道,有一天,我可以,生活在自己的梦想里
饱满的剧情,明快的节奏推进,深刻的立意,优美的景色展示,俏丽的女主角,综合分超8分这片倒底讲了什么?
有人生,责任,固执,对错,相处和友谊。
两位女孩半游半工地来到欧洲,经历了以上种种。
影片中,樱拿着快译通在药店飙脏话时,我哭了;邻居太太送来了药时,我哭了;她们在地铁狂奔时,我哭了;樱拨家里电话听爸爸的叮咛嘱咐时,我哭了;邻居太太微笑着轻点樱的下巴时,我哭了;棉被pol.ice强行架走时,我哭了;圣诞夜樱泪睫于盈,我哭了;樱在比萨斜塔扔下两只小黄球时,我哭了。
我没有经历电影中的任何片断,但我能一样能感同身受,能设身处地得与主演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期盼,一起担忧,一起思乡。
只因主演真诚,导演用心。
这部电影并不小众。
但据说电影票房不佳。
导演,我偏爱地说,你只是运气太差。
在我眼中,这是一部好电影。
81分钟樱和棉为了逃避pol.ice的追赶,拼命在地铁奔跑的镜头,摄影师的表现帅呆了!
帅呆了!
帅呆了!
也许每个人都向往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去旅行 留下最美的记忆这个片子大概就讲的这样的故事 两个小女孩 在异国他乡的一些或甜蜜或辛酸的经历 其中那个比较有个性的女孩 总是有意无意的任性犯了一些错误 却阴差阳错的让另一个来承担 幸好最后也是个完满的大结局 适合年轻的朋友来看 纪念我们的友情
也许是没有怎么离开过家也许身边的朋友依然在身边看完这部剧不像很多朋友说的那样为她们俩的友谊哭的稀里哗啦的最大的感触就是,樱真的好不礼貌,真的很自私,很固执。
整部片看下来我就看到棉对樱的好。
“我要送你去米兰,我要等你工作的那时候才回巴黎,我要陪你旅行”明明是樱先提议的那种鬼主意,最后竟然都是棉来替她承担我不知道樱有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自己错了,连累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她总是固执的以为自己做的是对的。
一个人要勇于的面对自己的错。
别总是一副愤世疾俗的模样、我是为棉对樱所做的事感动。
于是写下:好朋友是要用你的真心去对待的.以友情为主旋律,当然,好朋友是一辈子的事。
不喜欢的理由主要有2个:一是太冗长,耐着性子看到1个小时后,就忍不住用拖的了;二是在现实生活中,我是超级讨厌小樱这种投机取巧的人了,“错了就是错了”,认个错有那么难吗?
何况真的是她错了!
没想到看泰国电影都会感到得眼睛湿润,没想到泰语唱的歌会这样的动听不过听说这部投了一千二百万的片子赔了,有点诧异,一是这样的片子居然投了一千二百万,二是居然赔了,这样的片子天朝是拍不出来的,天朝这么多烂片都不赔,这片子居然赔了片子就两条线索,永恒的爱情和理想,伽利略只是个摆设,因为虽然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再出现,但是推动着故事发展的显然是她们各自的寻找结果,小绵是得到了爱情,而小樱也实现了理想。
故事是很好,但是只是在这个地球村的时代,这些平淡的独闯异国他乡的故事已经无法打动观众,另外在思想方面的水平不高,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些对自己生活绝望的人对旅行的YY,以为走出去了就能遇到爱,找到理想。
因为只要看一下两人的路线就知道Lon-Par-Vinece,基本都是些旅游热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城市,去这些城市其实跟在Bkk走走都差不多,焉用跑到欧洲影片基本上唯一的亮点就是游记的镜头,尤其是到伦敦的那段,那种兴奋真好的用镜头表现了出来,另外还有小樱的巴黎爱情故事看着片子就好像看到了海外的华人。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下对于除了日本之外的那些背包客未免有点心酸,很难想象一个相同年纪的美国人、英国人来到中国或者泰国背包的时候会躲在厨房里,会因为警察而担惊受怕,英语是他们的passport,说几句英语就能舒服的过段日子了。
大学时候认识一个美国的留学生,偶尔帮wallstreet的上上口语罢了,就已经月入一万,中国的学生们寒窗苦读多少年月薪不过三千。
外国的餐馆里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能看到中国人、泰国人……很喜欢小樱巴黎的那段爱情故事,等我拿到A国passport的那天我就去欧洲,我要写个比这个更好的故事,只是可惜没人陪我去欧洲,想去欧洲的请举手
朱德庸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旅行的小魔鬼,有的人去實行了,有的人還在跟那個小魔鬼糾結著,於是這樣的電影,總讓人覺得親切,因為我們都一樣啊,所以喜歡,喜歡這樣簡單的小情緒,就像是我們自己的情緒一樣,我們也會對父母說句要走了就走了,我們也會在外面遇到點挫折還倔強得對家裡報喜不報憂,我們也會與最好的朋友賭氣吵架,當然,我們也會用一枚硬幣或者伽利略理論這樣簡單的遊戲來安慰說服自己。
所以,我喜歡。
这个比喻是产生于20岁的联想,我已经将自己归为成年人,所以青春之于我已经是一场绮丽的梦境,而我已然觉醒。
羞于在人前承认自己还相信那些细小的感动,遥远的理想,还喜欢安房直子的童话,宫崎骏的动画电影。
还想,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起做一回背包客,去很远的地方旅行,不管多么辛苦,途中会遇到怎样阻碍前进的困难,我们只 需要记住旅 行中完美的小细节。
现实中我们没有这样的机遇,就借电影圆自己的梦吧。
电影的名字就是一种隐喻,一开始正是被这样的名字吸引,一部青春片怎么会和作古了几个世纪的科学家扯上联系呢?
这么看下去,两个女孩子将伽利略 当做自己的精神信仰,两颗石头同时落水的声音就是命运给出的答案。
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就像青春里的一次拼图游戏,我们不知道它的确切意义,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想象給她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包装纸把青春像糖果一样包裹起来。
小樱,一个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的女孩,没有太明晰的对错观念,幻想像伽利略一样通过一件独特的事以此证明自己。
这是青春中人的一个特点, 特立独行,不惧权威。
小棉,一个感情色彩强烈的女孩,和她的名字一样,有棉絮的简单明媚,阳光轻揉进入内里的明媚,悲伤也是会飘走的云,偶尔下点小雨,也是对心灵的滋润。
这样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子,步调却很一致。
蓝色天空下,她们这样承诺:我们不会抛下彼此。
旅行开始,镜头里呈现出那些我向往已久的欧式建筑,还有肆无忌惮飞翔的鸽子,这是个美好的开始。
但是不可能 一直这么美好下去,打工时要面对老板的训斥,旷职旅游回来被炒鱿鱼,还要躲避移民局的人,逃票有被抓住的危险,只能吃过期猪肉…………值得庆幸的是她们遇见了很多很棒的同胞,温暖的汤姆哥,像父辈一样关心她们,睿智的皮西,有自己一套悠闲的生活方式……她们也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旅行途中,两个女孩子也难以幸免的遇到友谊危机,樱的自我意识与棉的感情色彩产生了一次强烈的碰撞,这是两个女孩子性格反差所引起的一场战争,不过最后消弭于二人真挚的友谊。
这一次小危机的爆发反而成为两人感情进一步升华的粘合剂。
但是旅行的结局并不算完美,她们终究要为那些错误付出代价,虽然代价未免严酷,但并不致命,她们还有机会学那些暴风雨中的植物,迅速成长,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青春里的喜悦与痛苦正像弹床上的每一次跃起与坠落,二者都要经历,因为每一次跃起与坠落,都是为了让我们记住飞翔的感觉。
最后回到那个小比喻,青春正像一只小触角,一点一点的伸展,缓慢的探进我们隐秘的内心空间,不管我们的心随着时间变得怎样坚硬,我们还是能够感知它柔软的质感。
这就是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相信梦境,保留理想,但我们不会沉溺于此,我们还要阔步前进,睁大自己的眼睛,会看到那些黑暗,但是还会捕捉到黑暗中的光亮。
不少年轻人都知道跟旅行团外游,限制太多,不及自己设计行程好玩,又有人觉得旅游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参加工作假期计划(working holiday),寓工作于游历。
哦,无论如何,不要遇上恶导游和坏人就好。
《亲爱的伽利略》(Dear Galileo)是一部关于旅游与成长的泰国电影,青春感觉盎然。
片中的采妮因冒充老师签名又不肯认错因此失学、小暖太过依赖不够独立所以失恋。
于是,她们离乡别井联袂到欧洲去,几个月里一边在餐馆打工,一边游览风光,同时找到新的方向目标、新的人生同行者。
她们二人到了伦敦、巴黎、威尼斯等地,但是导演没有大卖名胜风光,跌入符号消费的观光视角,而是,每一个地方的描写都连系到人的情感与关系。
在英国,采妮不忘弟弟要一件利物浦前锋费兰度托利斯的波衫,情急之下下车跟一个利记球迷交换衣服,虽然下一班车要几个小时才到,她们二人误打误撞随意走走又找到一座漂亮教堂。
这一个小小的插曲就将人情伦理与地理风光自然地连结起来了。
人在旅途,他乡遇上恩人,如父亲般的好人保护自己,或者在危难中邻人愿意帮上一把,当然快慰感恩。
不过,两个女孩子在巨石阵等景点乐而忘返,结果丢了工作,于是索性离开英国,转到花都巴黎,继续一边工作一边游玩。
《亲爱的伽利略》中,巴黎一段拍得特别好,重心也侧重于小暖的生活、感受与感情。
小暖与采妮闹翻了,独个儿乘搭地铁,周遭的人都说外文法语,她就感到孤独而疏离。
冷不防在车站里听见有一个男子说家乡泰语,小暖情不自禁就跟踪他了――是吧,这个小小的情节很能够表达出异地旅人的怀乡之情与敏感心境,由此也悄然将小暖的感情对象由前度转往眼前的男子,一个能够扩阔她的视野的年轻人阿东。
阿东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占领空置地方,搅艺术、办展览、尽情地享受生活。
阿东带小暖来一次巴黎一日游,导演没有让观众消费巴黎的浪漫想象,而是让巴黎衬托小暖和阿东的交往,进一步让小暖明白生活和旅行的意义。
《亲爱的伽利略》以意大利的旅程告终,故事的重心又回到采妮身上(三段体的结构必然是前呼后应的),成长的主题到了这一部份终于走向圆满。
因为犯错,采妮在威尼斯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前对着手提摄录机,流泪悔过。
如果说一边厢小暖在旅程中学懂了独立,开展了另一段感情;那么,另一边厢采妮在旅程中不单找到事业方向,人也好像成熟了――勇于面对生命中的过错与欠然,不再倔强自我,学懂了忏悔,说对不起……当代泰国电影的前途无可限量,鬼片、喜剧、拳霸片、艺术片(例如今年得康城金棕榈奖的就是泰国电影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等类型都迈向成熟了,《亲爱的伽利略》作为一部低成本青春成长电影也不错,至少,它在亲情、爱情、友情三者的刻划是深挚的,人情的味道是浓厚的。
就是真。
也就开头好了那么一点,然后就……泰国人还是只擅长拍广告
只能说泰国的youth campaign做的太好了 这B玩意也能打那么高分……
俩人渣。。。
女主性格太讨厌到处得瑟还高空砸物不知道会丢到人么死熊孩子
我想说我一直都在翻白眼啊 英文都用电子词典代说的脑残还出国旅行 而且 海偏去英文说得一样烂的欧洲小樱就是个腹黑自私的人 就算有才华又如何 作风有问题 我要是小绵 才不要理这个把我弄得有案底的人 电影不实际
我也想做一个背包客~!
好喜欢好喜欢
hands up~
总感觉泰国片演得都假假的。。。
轻易被感动,为那种种的爱。很多时候我都把旅行当作逃亡,为了逃避,为了遗忘——其实,离开是为了回来,为了懂得。带着和外面的世界碰撞后更美好的自己,去拥抱你的生活,珍惜你的拥有,这才是旅行的意义。或许我们曾面对不幸,可我们又如此幸运,因为你、你、你。感谢这部电影给我的这场心的旅行。
这个只能算是电视剧吧
想家的人,请举手
一星都嫌多。
第三世界的国民素质。也就是沾了个欧洲背包游的边,立意十分有问题,感觉导演对黑市劳工和逃票骗钱洋洋自得,最后小樱也没有诚心承认错误,认为别人的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投机取巧也是朋友小棉为她背黑锅,至于凭借设计才华随便就遇到伯乐更明显带有一厢情愿的幻想性质。男主长得像Johnny Depp
更像纪录片,小绵长得好像新垣结衣啊!
樱真是好命额..那多人因她倒霉..她还跑到米兰工作去了...
年轻人,千万别错过了那些给你带来无尽欢乐的错误与苦难。
开篇精彩,中段沉闷,最后胜在青春无敌~欧洲的景色真不是盖的!这部游记电影不上不下
很多时候我都把旅行当作逃亡,为了逃避,为了遗忘——其实,离开是为了回来,为了懂得。喜欢
拍得挺差的,有点假,可我喜欢两个女孩儿,好可爱~~我也在思考我自己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