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超级白
Güeros,小白脸,浅色调
导演:阿隆索·帕拉西奥斯
主演:泰诺克·乌尔塔,塞巴斯蒂安·阿吉雷,伊尔丝·萨拉斯,雷昂那多·奥提兹格尔斯,劳尔·布里奥内斯,劳拉·阿梅拉,艾德里安·兰德龙,卡米拉·劳拉,阿方索·夏
类型:电影地区:墨西哥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4
简介:墨西哥城国立大学的学生罢课行动已经持续了月余,室友Sombra与Santos则宅在宿舍中,每日靠意淫电台节目中的女孩以及戏弄邻居的女儿、帮他们偷电等举动打发时间。Sombra的弟弟托马斯的到来打断了他们无所事事的生活——他的母亲因为他在楼顶扔水气球砸中邻居和婴儿的事件而劝他到城里避避。 三人决定出发寻找托马斯的偶..详细 >
玩過頭了
深深打动了我。破碎(也许并不存在)的理想,努力重建的希望,转瞬即逝又永恒的爱情,充满悖论的青春。真心欣赏那段对墨西哥电影的自嘲和反思,多希望中国电影人也能找到自己的痛苦,而不是表面化的学习日韩欧美,多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一员
过分成熟的导演处女作。镜头调度技术和主题表达形式上给与人的惊艳感受远远超过涣漫的内容:关于青春、关于政治,以及关于他们在一个少年身上的互构其实挺没劲的,而且情节过于松散缺乏故事性,风格化的电影语言再美也很难绷得住两个小时的注意力。如果不介意新浪潮那种跳脱的个人化的叙事体例,稍早前诸如扔气球的恶作剧桥段很有轻巧的趣味性;再往后从楼下的小女孩出场,到医院、到街头、到田间、到学校……像是微缩的公路电影,却少了一口串联剧情的线索;学生集会冗长无感、散会后的游荡符号过满……表达的东西有限,只有短暂的泳池一小节有一点观赏性。也不能说创作上是投机取巧,拉美电影的剧本一贯孱弱不堪——更大的可能也许不是耍滑头的偷工减料,而是剧作层面人家真的懒得好好的组织素材,天性如此。饰演Tomás的Sebastián Aguirre超可爱
非常非常好,纯正的新浪潮vibe拍墨西哥城的随性故事,比《厨房》更凌乱也更自由,两部都是纯粹的作者炫技表达。《厨房》拍一个敏感脆弱但爱惹是生非的男人,《超级白》也拍了一个同样脆弱的角色,臆想中的老虎,砸碎车前窗的砖块,寻找了全片的精神偶像是一个毫无亮点的烂人——当幻想中父亲的形象破灭,无意义地游荡着的人们的下一步又是哪里呢。和学生运动的大背景构成了一种相当巧妙的对应。动物园看海狮翻飞、上流派对跃入高级泳池两段是魔力镜头。和《厨房》一样探讨身份认同。
南美后浪潮
提不起兴趣
青春与不安,是它的核心;影像与音乐,是它的魅力。
摄影很美,少年很美,后半段越看越舒服,看完后觉得前后是两个故事,随性诗意,要说是对新浪潮的致敬的话,感触最深的点是主人公身上那份居无定所的迷茫感,并不苦涩甚至可以算是甜美
政治背景,节奏缓慢,摄影有特点。作为处女作挺出色的。
新浪潮的虚无主义被导演所借鉴,直到男主跟随女主参与游行之后才得到消解。青春的成长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装逼
音画不同步也太难看下去了
每次看这种题材的我都会想起《猜火车》《地下室》什么的。逼格高,却很无聊。没坚持看下去。
黑白方框画面,仿新浪潮的叙事风格(就是东拉西扯keke)。全世界大学生果然都是最闲的。导演骨子里很自恋,镜头和声效时不时的炫技一下。少年,美得让人想入非非的少年~
Así pasa a veces 墨西哥城夜风迷醉 最好的青年在真切生命
比早期卡隆或伊纳里图还是差远了。#补标#
#64th Berlin#最佳处女作 无所事事的迷茫青春 黑白色的墨西哥城公路影像
影片同三个主人公的生活一样,时而神经质时而无聊。
我觉着这电影名翻的不咋地。影片还是不错的。
构图美
比冈萨雷斯还花哨的墨西哥导演。风格杂乱,每一幕如依靠摇骰子决定运镜剪辑方式,对小景别(静物)大场面(人群)格外偏爱,试图彰显某种能力,并将其误认作风格。对群像加诸过多无差别个人投射,像共享同一套人物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