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几乎横跨欧洲的旅程,也几乎把所有交通工具坐了一个遍,一对极品欢喜冤家,这些碰撞出了《火山对对碰》的各个火花四溅的笑点,看这种公路喜剧是极其轻松愉快的观影过程,没有复杂的故事,就是满满的欢乐,也不用纠结为什么夫妻俩怎么会如此极品,因为一切都非常流畅却又不失意外的在银幕上上演种种脱线的剧情。
男主演丹尼伯恩,前一阵子刚来过中国,还记得葛大爷授勋的那场活动么,丹尼伯恩也在现场,两个喜剧大师哥俩好相见欢,我现在电脑里还存着他和葛优的合影照。
丹尼伯恩的喜剧最有名恐怕是那个大破票房纪录的《欢迎来北方》,据说这部他自导自演的影片超越《虎口脱险》成为法国最卖座的喜剧片,《虎口脱险》作为老牌的公路喜剧,在中国影响力自不必说,《火山对对碰》则是两个人的神经秀。
女主演瓦莱丽-博莱同我没有看过她的片子,而且以我的审美来说,她也不算很性感,不过她演得堪称是影片最出彩的角色,因为相对于男主角,她把贱人、疯婆子、女汉子这些集于一身,相当鲜明。
她在床上睡觉打呼噜,然后被前夫一脚给踹了下来,这个情节引发了全场最大的笑声(误射吉祥物论观众笑声大小可以排第二)。
影片最离奇的情节,是这对离异夫妻遭遇了一个很神经很嗜血的宗教狂,在被改造成流动修道院的卡车上,再神经的人也敌不过这对公母俩,一场男女肉搏战,车子几乎被他们折腾到翻个。
除了这个卡车,他们还乘坐了飞机、豪车、巴士、渔船……各种交通工具,其中保时捷豪车在公路上被卡车压得碎成一地,还有在机场偷来的小型飞机没油坠落深林,绝对是动作片火爆级别的大场面,另外,沿途美丽的欧洲各国的自然景色美不胜收,尤其是从飞机上俯视森林和海岛时,让人不禁发自心底的一声感叹,太美了。
经常有人说一个词,“法式幽默”,《火山对对碰》这部电影正是对这个词的最好诠释,法国人当然是浪漫的,但如果是带点神经质的浪漫,那就是幽默了,就像这对夫妻,无论他们吵成什么样子,你都会相信他们真的相爱过,他们之间的爱同样有着种种矛盾,但是就是那么的登对,影片虽然没有给他们一个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但谁都知道,他们只要还会相遇,就注定有一场好戏会开演。
作者/沙河小子影片相关导演: 亚历山大·科弗尔主演: 瓦莱丽·博莱同 / 丹尼·伯恩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片长: 92分钟(法国) / 93分钟(中国大陆)上映时间: 2013-10-02(法国) / 2014-05-09(中国大陆)评分:★★★☆观影指南指南一:作为一部公路喜剧电影,该影片情节设置较为简单。
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气势恢宏,因此在走入影院之前观众最好依据个人口味仔细斟酌。
指南二:由于文化差异,法国喜剧电影的搞笑元素也许会令中国观众感觉不习惯。
从已在法国上映的版本来看,很多观众认为该片搞笑元素过于生硬。
这完全是中法文化存在差异所致。
指南三:看《火山对对碰》你会有在看《人在囧途》的感觉。
没错,事实确实是这样。
从情节上来看,两部影片的故事都贯穿整个旅途之中。
怎么说呢?
意境相似,各有千秋吧。
指南四:影片适合情侣、朋友、同学等多人组团观看。
毕竟是喜剧片人多才热闹。
失恋、掉钱包等处于郁闷中的观众也可以去观看,心里一乐郁闷全消。
剧情简介两个曾经的恋人在分手之后就开始各自厌恶对方,只要有两人一起的合照,那必定就看不到另一个人在其中的样子。
然而已经相互仇视的两人却在一次旅行的飞机上相遇了,本来只需嘲讽一下就能视而不见的两人,却因为男方(丹尼·伯恩 Dany Boon 饰)气不过的拿走了女方(瓦莱丽·博莱同 Valérie Bonneton 饰)毯子,而导致女方追下并错过旅行的公车,使得男方不得不开车送她,结果两人又奇迹般的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而在一路上,两人费尽心机想甩下对方,还打打闹闹的弄出了不少笑话。
但一路的相处,也让他们看到了曾经忘记了的对方的好,并使得两人最终冰释前嫌。
影片综评作为一部爆笑公路片,《火山对对碰》整部影片节奏不快不慢,观影时观众可以充分对影片进行消化。
虽然影片情节过于老套,但观众既然选择了去看这部公路喜剧电影,就应该能够接受这一点。
因为这种情节设置安排是公路喜剧电影通用的节奏。
不过影片也不是一直平淡无奇,一路上除了欢乐搞笑还有劲爆刺激的经历,让影片更具看点。
导演在搞笑的同时,在影片中加入了爱情元素。
男女主角因爱展开了一次奇妙的旅行,影片在轻松诙谐之中多了浪漫氛围。
有爱的影片最能打动人心。
同时这样一次旅行往往能让观众在观影之时心里产生共鸣。
有多少人希望和自己的恋人来一次这样的旅行。
他们最终或许没能走到一起,但这样的一次经历是他们所期待的。
丹尼·伯恩和瓦莱丽·博莱同所饰演的男女主角是一对已经分手的恋人。
导演让很多观众的遗憾在影片中变为现实。
该片中男主角丹尼·伯恩的表现值得期待。
作为法国喜剧天王,丹尼·伯恩拥有极大的票房号召力。
号称第二个菲奈斯丹尼·伯恩是近年法国大红大紫的票房明星,他不仅打破了菲奈斯主演的《虎口脱险》的票房纪录,并且之后又以新作品推翻此前自己的纪录。
伯恩在《火山对对碰》中饰演一位驾校老师,在电影中,他连续受挫,不仅要被前任暴打,还不幸遭遇宗教狂热分子一箭射中臂膀。
伯恩在这部戏中可谓吃尽了苦头,在种种极致的情境下,伯恩将人物刻画得真实鲜活,又不流于公式化的逗乐。
此次他奉献出了精准、完美的演出,及独特的伯恩式幽默。
总之这是一部能让人身心得到放松张口爆笑的影片。
法国人不会令观众失望。
从观众角度讲,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其产生的现实意义要远高于商业利润。
今夏有这样一部片,观众不妨好好享受。
当年,法国人路易德菲奈斯的喜剧大师之风,彻底让国人领略了法国式喜剧片的魅力。
大段的搞笑对白加夸张的演绎风格,尽显自嘲加讽刺之风,以及对生活轻松而认真的态度。
如今,在饱尝着好莱坞及日益昌盛的国产各路商业大片之余,法国喜剧风欠缺的现实,终于迎来这一部标准的法国式喜剧片《火山对对碰》的及时到来。
而相比于早年我们看过的大师级的喜剧片《虎口脱险》,《大饭店》和《警察》系列等作品,这部颇具现实特色的公路题材电影,则极具胆色挑战恶搞之水准。
原本恩爱的夫妻,且育有一女,却在性格天渊之别的差异下,以长达二十年的离婚生涯,一直做着死敌一般的对抗。
如此人物设置,必然如同“火山喷发”般劲爆难挡。
果真,在女儿即将于遥远的希腊举行婚礼的感召下,两人阴差阳错地踏上了“难分难离”的法国至希腊的旅程。
这一路上,《人在囧途》中的主人公的倒霉程度显然已是小巫见大巫:徐峥和王宝强的机场窘境,小旅店奇遇和小面翻车等桥段;和这对法国“前夫妻”的撞毁保时捷,击退精神病,抢警车,夺飞机,“机枪扫神鹰”相比,估计很快会被人们遗忘。
一个是驾校老师,一个是宠物店老板,如此普通的“夫妻档”,却能在爱女心切的感召下,几近挑战极限的同时,极尽恶搞之能事,令观者爆笑不断,捧腹不禁的同时,眼角也会不由得留下感动的泪花。
尤其是,两人在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美丽的希腊小岛,赶上同样美丽女儿的希腊婚礼时的那一瞬,还有夫妻俩摒弃前嫌,一同吟唱起献给女儿的一首歌时,家庭的温暖,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种种人文情怀,如股股暖流油然而生!
不由得让人佩服起法国影人几近渗透到骨子里的对生活的认真又轻松的态度。
而在影片短短的90分钟有余的长度上,对于这对欢喜冤家前夫妇的全面刻画也是相当地深刻。
再次展现了法国电影人娴熟的创作理念和制作水准。
从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到字幕滚动后的那十几秒钟的小彩蛋,对于男女主人公的个性特点以及无处不在的搞笑功力,彻底令人难忘了。
做事严谨的前夫,性格有些呆板;而开朗随性的前妻则是个无所顾忌的女人。
而且几近成仇的他们,在一路上相互整蛊,行李护照手机钱财衣物,均难幸免,甚至连小命都差点扔在了路上。
而在这一路上的夫妻斗法当中,对于爱情,对于生活态度,对于孩子,乃至对于人生观,两人都“不得不”地进行了一次次地激烈碰撞。
有碰撞必然有火花,有火花,自然笑料不断。
笑声中,夫妻如同两面哈哈镜一般,相互映照,亦相互磨合与弥补,虽不可能破镜重圆,却最终在爱女步入婚姻殿堂的同时,各自对生活和婚姻都有了重新而正确的认识和难得的理解!
文 / 赤叶青枫如果将3D视觉效果一流的《超凡蜘蛛侠2》比做美式豪华大餐的话,那么在其后上映的《火山对对碰》则颇有点餐后甜点的味道,而且这一款“甜点”还是正宗法式的。
只不过,它的口感并非如法式招牌甜品慕斯蛋糕那般柔软香甜、清新宜人,而是更像拿破仑酥一样口感丰富,每吃一口,清脆的酥饼碎裂声都像是一个节奏明快的音符,令人的心情也不禁愉悦起来——没错,这部由亚历山大•科弗尔执导,曾主演过《私奔B计划》的“法版葛优”丹尼•伯恩和性格女星瓦莱丽•波顿等联袂主演的《火山对对碰》不仅是部法国电影,更是部非常搞笑的法式喜剧片。
故事以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火,山灰蔓延而导致全欧洲航空业瘫痪为背景,讲述了一对离异近20年的男女各自准备去参加女儿的婚礼,结果在飞机上意外重逢,在遭遇航班事故后,两人由此开始了一段爆笑旅途的故事。
和国内外其他欢喜冤家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同的是,《火山对对碰》的男女主角都非青年男女,而是人到中年偏还是不够成熟稳重的“老男孩”和“老姑娘”,而“极品前任”这一尴尬里略有暧昧,吵闹中尤显微妙的特殊关系的设定更是编剧的妙笔所在——试想,如果换做其他人,在遭遇类似事情时,多少会有些顾忌和注意,或者不会过于在乎和计较,但片中这样一对折腾劲头完全不输年轻人的奇葩男女互相是对方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而他们本身针尖对麦芒的火爆脾气根本就是天生一对,故而当如此旗鼓相当的两人的矛盾一再触发时,谁还会注意矜持或顾及形象呢?
过于知根知底同时又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注定了他们之间不可能相安无事。
事实证明,从重逢伊始,这对奇葩男女几乎就不曾消停过。
如果说之前诸如我装作无意踩你手,或是你故意偷我东西耽误我行程这类互相整蛊的把戏不过小儿科的恶作剧的话,那么豪车被毁、飞机逃命、异国闯祸等不断升级的疯狂“大场面”则足以令人充分领教这两人的“不作死就不会死”,真真“不是冤家不聚头”!
而也正是因为二人这种势如水火、见面就掐的欢喜冤家关系,从而使刚才提到的那些或吵闹不休或惊险刺激的桥段变得更加充满喜感。
所以,你观影如果就想图一乐儿,此片已完全能满足你的需要,而你如果多留点心的话,你也许会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譬如,爱情。
虽然这不是影片的主要卖点,虽然他们早已劳燕分飞20年,但二人无论是争锋相对还是并肩作战,那份十足的默契感依旧非常人可以替代。
也许有人会暗暗扼腕叹息:为什么明明相爱,到最后,还是要分开?
可是,世事无常,谁说相爱就一定能相守呢?
与其唏嘘感叹欢喜冤家有缘无分,不如开心看出戏,看昔日最爱的深爱的相爱的亲爱的人在分手之后,还能有机会再续前缘,以一场囧途将大半个欧洲闹的鸡犬不宁,或许,已足矣。
不同于好莱坞喜剧片豪放不羁的恶搞,也非是英伦喜剧片含蓄闷骚的冷幽默,高卢喜剧片总是带有轻松诙谐的氛围,故事虽荒诞而夸张,但又妙不可言,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智慧,让人大笑不止之余,不由得深为叹服。
且不说昔日《虎口脱险》、《美食家》拥有之搞笑能量,即将上映的《火山对对碰》就是部观赏性很强、看起来非常愉悦的公路喜剧,从中显见法式喜剧具有何等引人发笑的魅力。
法国喜剧片通常都是选取极谙世风民情的普通人做主角,从而将个体的矛盾进行集中,以夸张、放大的形式,从而将喜剧成分升华到最大化。
《火山对对碰》里也是如此。
一对离异多年的夫妻各自赶赴希腊参加女儿的婚礼,偏偏不是冤家不聚头成为同途旅伴,相互厌恶的他们在旅程之中相互斗法,于是演绎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搞笑事件。
影片可以说是把滑稽事件、观光色彩和抒情韵味糅合在一起,让故事有着浓而不烈的轻松氛围。
剧中的男女主角围绕着怎样独自出席女儿婚礼,如何抛下对方而展开情节设置,他们一边赶路一边玩着耍心眼的博弈较量,笑点则有条不紊地穿插在两人行进的路途中。
于是明快紧凑的节奏下,剧情在推进中总有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处处都有出人意料的情节转换。
除了搞笑功能之外,影片还有温情掺杂其中,两个小人物之间从互斗到互助至互信的最终谅解,共同出席女儿婚礼的结尾段落,叫人升腾起一股莫名的脉脉温馨,流露出有爱的一面。
从在德国飞机上相逢开始,男女主角阿兰和瓦莱丽就一路走一路斗,搞笑的花样层出不穷。
先是在豪华保时捷上互相用毒舌贬损对方取乐,后在宗教圣车里展开喜感十足的斗殴,接下来是联合偷警车与警察开始逗趣的“生死时速”,还有驾驶迷你飞机在天空上的欢闹争吵。
这对奇葩男女是在旅途中相互捉弄和嘲笑对方,也喜欢着被捉弄和被嘲笑,彼此都弄得“伤痕累累”又“乐此不疲”。
而随着不同地域的出现和不同交通工具的换乘,他们的搞笑能力在不断的升级。
而双方斗嘴打闹的历程从德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直至希腊沿海,可谓是来了一次从多瑙河到爱琴海的巴尔干欢斗之旅。
而他们沿途经过的草原、山地、峡湾、丛林等许多优美画面也深深映入观众的眼帘,让看客领略到南欧的秀丽风光。
能把一部喜剧片拍出观光片的品质,影片的摄影者确实值得我们点一个赞。
也许是得益于上天的眷顾,法语天生便带有惹人发笑的喜剧因素,法语那唠叨琐碎的特点,极为适合用在小人物身上去发挥出其诙谐搞笑的特点。
具体到本片台词而言,反语、讽刺、荒诞、机智和涉及性的笑话,这些幽默的语言频繁地从丹尼•伯恩与瓦莱丽•波顿说出,他们的斗嘴游戏看的人乐不可支。
两个法国著名的喜剧笑匠用夸张滑稽的肢体语言和对白时丰富的表情变化,较好地塑造了一对超有喜感的奇葩男女。
他们的人在囧途充满了无数搞笑细节,双方互捏下巴的逗笑角力叫人忍俊不禁,男人在下铺一脚把熟睡的女方从上铺的情节设置爆笑至极,而最叫笔者爆笑的当属两人做客阿尔巴尼亚渔村过当地节日,丹尼•伯恩过上了开枪瘾,一脸陶醉连连向天空扣动扳机,居然把人家的吉祥物山鹰射杀。
看到这一幕真是能叫人笑弯了腰。
从这些搞笑的细节可见,编导者非常善于采撷日常生活幽默并熟稔地加以改造和再利用,把故事弄成夸张而交错的好戏,因此显得趣味盎然。
敏锐的扑捉着生活中一切幽默的元素,将这些幽默元素细致的添加到喜剧中,则正是法国喜剧片的优良传统。
而在选角上没落入俊男美女的窠臼,内容也没有说教的陈词滥调,只为搞笑而服务的《火山对对碰》确实值得去影院一看。
看完法国电影《火山对对碰》,对法式效果心服口服。
都说法国人有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我觉得“幽默感”这个词儿用来形容法国人或者是法国喜剧电影简直是太寡淡了。
这种幽默感不完全是言语上的,也不完全是肢体上的,而是在长久的生活中缓缓流露出的,它体现在生活上的每一个小细节里。
捧腹大笑是我看电影时的状态,影片中的小包袱抖得能甩出郭德纲好几条街。
其原因就在于法国人这种敢想,并且不惜一切代价来搞的执行力。
出人意料的笑果,突如其来的爆发力也是法式幽默让人看起来很爽的主要原因,那种由各种笑料点燃的肾上腺素激增不亚于看一部好莱坞视效大片。
个人没去过欧洲,但在书本上对欧洲有一点小小的认知。
就拿法国来说,法国女人优雅全世界闻名,法国男人绅士也是基本的共识。
可在这部影片中,这种长久以来的认知被颠覆了。
男主女人公完全诠释了夫妻是冤家这个概念,真没见过这么闹的,就算是不是冤家不聚头的夫妻吧,也不能闹着玩抠眼珠子啊,更何况还是前夫与前妻,并且还是在参加女儿婚礼的过程中,冤冤相报何时了,都是成年人这点道理不懂么,唉。。。
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说这对夫妻能抵过美国一队FBI你也别不信,“复联”联手也不一定能有这样的破坏力。
不过法国男人矮这一点是真格的,男主再帅再有型也谈不上器宇轩昂,很让喜欢他的人崩溃。
不过整蛊,搞笑,互掐,都是这部《火山对对碰》的表象,影片所蕴含的是一种别样的爱。
法国是个“爱”泛滥的地方,男女互表好感也很简单,从一见钟情到上床分分钟搞定。
高晓松曾在《晓说》里说过这样一个段子,说法国男人的袜子里面都有一个小口袋,是专门用来装避孕套的,当火星撞地球那一刻,唯有袜子里的套套才能给人百分百安全感。
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显然早就过了这个阶段,曾经一起生活的经历让两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把自己恶劣的一面完全暴露在对方面前,在从比智商到肢体冲突不断升级的恶战中,观众逐渐发现针尖对麦芒也是一种般配,就在男主人公替女主人公挡了飞来一箭后,袜子里的套套终于派上用场了。
有点让人感到小喜悦的是看电影的同时还能跟着这对不长心的夫妻来一次银幕欧洲游,先是德国,保时捷跑车被大卡车碾成渣,男主弄没了女主的行李和护照;然后在奥地利俩人一夜风流又偷了车;再然后在淳朴的阿尔巴尼亚打死了一只被视为神物的鹰。
整个欧洲不大,只比中国多那么几十万平方公里,片中男女主人公不到两天时间就从法国开始横跨了好几个国家,最后到达了目的地希腊。
片中的自然风光优美,让人能深切体会到欧洲国家的那种闲适,有种马上想拎箱就走的冲动。
最后说一下这部影片的背景,影片是今年第十一届法国电影展的开幕电影,这次影展的主题是“生活与喜剧”,所以这部以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火山灰蔓延而导致全欧洲航空业瘫痪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一对离异夫妻在前往女儿婚礼上发生的一系列互掐的搞笑故事的《火山对对碰》作为开幕影片相当贴题。
影片由亚历山大·科弗尔执导,被誉为“法国喜剧一哥”的丹尼·伯恩和女演员瓦莱丽·博莱东主演,不少看过的媒体观众形容影片是一部法国版的《人在囧途》,但我倒觉得它更像是一部喜剧版的《史密斯夫妇》,虽然不是那种举枪就射,举刀就砍的硬暴力,却处处都是那种让你哭笑不得,又干瞪眼无从下手的软暴力。
就拿片中男主人公故意给女主人公买错车票,又偷了了她装有所有证件的背包,这一招可谓是杀人不见血,简直是整蛊的最高境界。
看过、错过、也见证过世间那么多悲欢离合。
我们认为爱情最初的激情与美好似乎一定会伴随着生命时间的流逝和新鲜事物的诱惑而在漫长岁月中淡出老去、消磨殆尽。
又或是被婚姻生活中无数烦扰琐事而羁绊不前,无奈情绪堆积成山,最后崩塌于不合、猜忌与背叛的裂缝中,曲终人散。
结束了吗?
其实不然,乐章的续曲依旧在华丽的演奏着,这厚重坚实的爱与责任,是无法抗拒的使命感,也正是温馨完整的家庭给予了我们坚强与力量。
天使般降临于这份为爱结合之上的不息生命,是延续是骄傲,更是两颗已渐行渐远、支离破碎的灵魂之间理不清,剪不断的潺潺溪水。
曾经争吵后的不欢而散,现在放下后的好久不见,都是为了唯一的宝贝能够拥有最幸福快乐的人生。
作为一部家庭喜剧片,以离异夫妇宝贝女儿的婚礼为契机,将分开已久、表面不合但潜移默化中却又默契十足的曾经夫妻牵绊在一起,自然会碰撞出许多不可思议又无厘头的戏剧火花,浓郁的法式风情,在人物设定上给予了本片不少增强笑料的段子,比如丈夫是驾驶教练,到位的弘扬了安全驾驶严禁电话的交通法规及交通工具我都玩过的实力开飞机。
妻子是兽医,帮助中箭的丈夫缝合伤口并在最后为能够参加女儿的婚礼延缓了警方的逮捕。
虽然途中磕磕绊绊,但两人对女儿共同的关怀与爱流淌于血液中,早已融入每一个细胞中,无法割舍。
母亲的记录日记情感细腻,知道无法一直照顾女儿的时刻生活,自己是个不称职的母亲,然而父亲能够给她更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的心情无以言表,婚礼最后与丈夫的轻声合唱,献给女儿的祝福,其实更想说出的是感谢吧。
亏欠的陪伴太多,想说的话太多,所以用记录日记的方式记下所有未能及时抵达的爱,毫不遗漏的转达给女儿。
父亲的守护陪伴厚重如山,一段女儿日常习惯喜好的对白中,让我们看见了父亲从本质上清晰理性的分析了解女儿的生活,但他忘了面对人性情感有时不仅需要理性的问题解决方案,更多是需要理解与安慰,这是母亲才更能感同身受的柔软。
如果我们都只是单方面的努力着,女儿努力爱着父亲和母亲,父亲和母亲也只是单向的爱着女儿,看似的安稳和谐,经不起时间的深究便会崩塌瓦解,温馨表面下无疑是一片空洞寂寥。
爱是彼此相互的,家是真诚完整的。
我想,多年后的他们回忆起寻找起或快乐或悲伤的故事时,会发现曾经的义无反顾、相偎相依其实一直未走远,它们偷偷藏在那片最纯洁的情怀里,被保护着,成为两个人的独家记忆,家庭中的幸福回忆。
在这一刻,女儿最想要的祝福,很简单,一个拥抱,纯粹而温暖的拥抱,父亲、母亲、自己,这便是她的全世界。
“我30岁,你半岁,鼻碰鼻,眼望眼,父女俩,谁出奇……”一个五音不全的父亲,喜欢唱着这样的一首歌,但他似乎唱不完整整首歌曲,女儿的名字也来自这首歌。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或许,他不经意间哼着这熟悉的曲调时,未必意识到自己如此深爱自己的女儿。
在法国电影《火山对对碰》里,丹尼·伯恩饰演的——就是这样一个懦弱而神经质的普通父亲。
被誉为法国喜剧“一哥”的丹尼·伯恩由自编自导自演的《欢迎来北方》奠定了其在法国影坛地位,之后他还自编自导自演的《臆想成病》《无物申报》等并主演了多部喜剧电影,如《尽情游戏》《私奔B计划》等,都是既较好也叫座的喜剧电影。
《火山对对碰》中,因为女儿的婚礼,使得丹尼·伯恩和瓦莱丽·博莱同饰演的离异夫妇打破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从他们意外共同乘坐同一班飞机开始,这对互相撕咬彼此攻击的冤家的战争一触即发,两人一照面随即过招清楚说明“爱之深恨之切”这话说得是很有道理的。
丹尼·伯恩对于角色的拿捏精准,在其角色的夸张的肢体语言背后,细节做得非常到位,最先的亮相就令人格外深刻,随着剧情的推进,你已经亦步亦趋地进入了这个父亲的世界,他仿佛就是你在某个梦境里看到的自己,那些你曾经想干而从未敢真正付诸实际的举动。
当冰岛的火山灰中断了欧洲大陆整个航运秩序时,这对离异夫妇在飞机迫降慕尼黑之后,不得不选择汽车向2000多公里之外的女儿婚礼举行地希腊进发,这一路上的遭遇和种种啼笑皆非的发生才是影片主菜,两朵奇葩轮番给对方挖坑,都恨不得是要将对方置于万劫不复之地,连鳄鱼的眼泪都不愿意给对方滴上一丁点。
在这次穿行欧洲大陆的囧途里,瓦莱丽·博莱同同样夸张而生动的表演与丹尼·伯恩间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当丹尼·伯恩再一次不自觉地唱起那首歌曲的时候,瓦莱丽·博莱习惯性地嘲笑其公鸭的嗓子,这其实也为结尾最高潮处的联袂演绎埋好了伏笔。
早几年前,有哥们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如果再见到初恋定要“相逢一炮泯恩仇”,丹尼·伯恩和瓦莱丽·博莱同这对离异夫妻的和解也是从一夜情之后开始的,他们终于在最后一刻赶上了女儿的婚礼,丹尼·伯恩磕磕绊绊地唱起了那首歌,在他卡壳时,她站到了他的身边,一起唱完了整首歌。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被电影打动了。
(郎启波)
《火山对对碰》是一部精彩的公路喜剧片,全片洋溢着法国式的浪漫与搞笑,本质上是一部典型的“浪漫喜剧”。
影片讲述的是两名分手多年的恋人相互之间各种厌恶,却因要参加女儿婚礼,在途中偶遇,难免交火,各种切磋。
男女主角分手二十年,为了前往希腊参加女儿的大婚,恰巧偶遇了前任冤家。
本是一对好斗夫妻,实在过不下去才离异,各过各活,即便分开还带着厌恶和仇恨,见不得对方的丝毫物件,并把所有合照中那个不入眼的人进行清除。
《火山对对碰》的男女主角是绝对不想再碰上对方的,没想到却不得不碰,并开启了一场公路冒险的喜剧之旅。
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火山灰蔓延,导致全欧洲航空业出现大面积暂时性瘫痪。
这是真实事件,电影就以此为背景,作为男女主角一路上不得不碰的原因,也是全片的喜剧基础:再没有与你最熟悉的对手展开一场无关痛痒的对战更好玩的事情了,何况这还是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
从法国巴黎出发,经由德国慕尼黑,以及东欧的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直至希腊爱琴海边,不少地方对中国人来说还颇为陌生,出国旅游时去往东欧的也不多。
这部电影号称“三天三夜玩转五国”,说的都是片中事实,途经的各色的美景更是让本片完全顶得上“跨国公路片”的称号。
只要是部公路片,总会带来冒险和刺激。
虽然片中男女主角面临的最大“刺激”可谓来自对方本身,不过旅途过程中仍免不了外在的惊险。
首先航班的迫降就让他们被迫更改多种交通方式,车子被毁亦让他们差点赶不上婚礼,狂热的宗教分子半路窜出更是徒增了不少危险。
正是这些外来的刺激,不断作用于旅途中的男女主角,激化了两人之间本来就脆弱紧张的关系。
偶有时刻,你会发现外界刺激反而又是和缓两人对抗关系的良方,甚至酿出了些许感动。
法式喜剧的表现手法来源已久,又不避夸张,很能为观众所接受。
5月9号上映期间,恰逢档期内的喜剧空白,刚好可以给影院增添不少笑声。
虽是一部小制作,但影片却是由法国喜剧之王丹尼伯恩和性格女星瓦莱丽波顿主演,并在剧本上精打细磨,让每个情节的转换流畅自然。
影片在视觉设计上更是没省功夫,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异国都市景象,多种交通工具的转换使用都很绚丽,节奏明快,特殊效果粘合精确,整片看下来十分舒畅。
这个夏天,去不了欧洲就去电影院吧,《火山对对碰》提供一对欢乐的活宝为你“导游”。
《火山对对碰》,乍一看不明白名字什么意思,但看过电影,发现还是很符合剧情的,一对离异的夫妻,因为女儿要结婚而相遇,他们就是两座随时爆发的“火山”,电影讲述的就是在他们在互掐的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匪夷所思又爆笑的故事。
目前《火山对对碰》正在国内上映,可以说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在影院里看到的最欢乐的一部电影,这么说吧,这部电影的爆笑程度比国产片《泰囧》有过之无不及。
对,《火山对对碰》是部外国片,具体说部是法国电影,通过这部电影你会感受到法国喜剧片种的成熟,绝对让你在影院里度过轻松的100分钟。
简单把电影分为好看的和不好看的,那么《火山对对碰》属于前者,个人眼里,富于想象力的又密集喜剧桥段、极具特色的异国风土人情和演员们特别放得开的表演构成电影好看的基本要素。
(本帖有剧透,如果没看影片后面慎看)商业电影是要满足观众期待的,喜剧类型不仅要满足期待,最好要超出观众期待,才好看。
就是你不能半天抖一个包袱,而是要连续抖,《火山对对碰》做到了。
整部电影由几个大的场景串联,每个场景都有一串儿搞笑小情节组成,而且每个场景的喜剧情节是升级的。
先是机场租车,男主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终于租到最后一辆车,围绕这辆车奇葩夫妻展开争夺战,先后气走搭车的亲友,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意外,这个意外在我们中国观众看来是损失挺大的,甚至都有可能中止行程,人家法国人心够大的,接着想办法向前走。
在租车到意外发生这段时间里,就有装哭、偷衣服、密码开车、旅馆里被踢下床、打赌要女郎电话号码、车内吵架、高速路上扔电话等密集的搞笑,一波连着一波。
这只是开始,接着这对夫妻合力大战神经病,抢货车,又抢警车,最后又搞了架飞机跨国飞行……俩人越玩越大,荒诞幽默的情节不断升级,当然也带给观众不断的笑声。
这里说一下,电影中的离异奇葩夫妻是从法国去希腊爱琴海上的小岛参加女儿的婚礼,因为冰岛火山爆发火山灰蔓延不少飞机停飞,他们只能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是个跨越多国的行程,让影片充满异国情调。
公路片总是会有奇遇,也会有因为做出违反某地风俗习惯而引发的笑料,身无分文的奇葩夫妻在阿尔巴尼亚受到当地山民的热情招待,并受邀参加当地的图腾节日,在放枪庆祝最热烈的环节,男主人公打掉一只鹰,这可是当地的图腾鸟……好在有人把他们护送出来,没想到被当做偷渡者被希腊警方逮捕,这里就不赘述剧情,总之后面有超出想象又符合情理事情发生。
电影中男主人公由丹尼·伯恩出演,基本是一副受气包的感觉,不过当该男人时也非常果断,但总体上被女主公欺负着。
被女人欺负,多少是因为是男人让着女人,而且还对过去在一起时光有感情,而且他们毕竟有一个联系的纽带——女儿。
我们的女主人可是非常不着调,连自己的女儿都不待见她,咄咄逼人的气势和丰富的肢体语言,看着就让人想笑,必须要赞演该角色的女演员放得开演得好。
虽然男女主人公一路打得鸡飞狗跳,可他们都有个共同目的,在女儿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在现场。
影片还是有亲情和爱在贯穿始终,由此离异夫妻间那些拌嘴和整蛊,也显得不难么讨厌,而变得有趣可爱,所以香港译成富有感情的名字《冤家爱作战》。
神烦。
叨逼叨 叨逼叨
法国版的人在囧途 但较囧途差太多咯 小制作还要来个毁坏保时捷的戏 是不是有点太小题大作了?你觉得加入这个场面就会拿高分了嘛 呵呵 女主魔鬼的身材魔鬼的面容啊
法国人都是逗逼呗?
喜剧
感觉像是爱情版的人在囧途,还不错。。。。。
好美的法语,好美的爱琴海,好美的婚礼,好奇葩的夫妻,好赛的太晚翻译
两个人一起看的法国低端comedie,哈哈哈
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法语喜剧片了~
帕拉梅拉不错
挺搞笑的,虽然做作了点儿… …
目前最佳
相当有意思好不好!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在百讲看的,笑死我了!!!很好看好不好!
一对神经病的法版人在囧途
为了贵宾厅的包场,五颗星,法国人也很有冒险精神么~
尼尔赛门式公路喜剧,如《老公出差》的夫妻档+《单身公寓2》的父辈冤家参加儿女婚礼冰释前嫌,海陆空齐上阵推动墨菲定律。只可惜梗不好笑,衔接也生硬,全靠丹尼·伯恩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被预告骗了
😒
法国人不适合拍公路片……BD 720P 14/06/19
我一直觉得danny boon对标国内的话,应该就是法国的沈腾吧,自带喜剧效果,无论几分的剧本,就是要他的含量够大,都能冲破及格线,并带来很多欢笑,本片就是蛮常见的一类公路片,离异夫妻或者分手情侣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开始一段同一目的地的强迫之旅,中间会有一个借宿之地让一路吵闹折腾的两人重温旧爱一下,之后又会逐渐加深冲突,最后小爆发矛盾,当然了最后基本都会破镜重圆,你看,是不是老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