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大叔》:一部在暑期档上映,不讨好儿童、不讨好女性的香港电影。
总觉得这张海报有点像《买凶拍人》看似将龙舟和体育,其实讲的是中年生活的突围。
同时,也能嚼出类比香港现状的常规套路。
只是相比同僚的哭天喊地或毒气攻心,这部电影难得地给了一波“逆流”操作:虽为香港穷寇,但仍具备自己的蛮勇。
穷寇其实我去年就看过《逆流大叔》了。
看完,苦笑。
影片不好不坏,但在凋敝萧瑟的香港影坛,显得颇为不易。
近年来的新港片,大都怨念深重,一派穷途末路、自暴自弃的模样。
而《逆流大叔》则称得上现实与正能量兼备。
香港这个城市,所处阶段就跟电影中的几个中年男人一样。
不管拼搏的过程如何,中短期结局都是注定了是悲剧。
他们唯恐被淘汰,任何一根稻草都像抓住;但他们同时又想重燃过去的烟火,怎奈是年烟花多是多,却总跟他们有缘无分。
逃避、退缩、有贼心没贼胆,只会口头逞强,像极了如今的东方之珠。
简单概括:穷途末路。
港岛末路,影片中这些中年危机的人,就是末路上的穷寇。
不明所以地跌落万丈。
一伸手,只抓到生锈红VAN的吊环。
还好,电影并未于这穷途末路上止步,新导演老编剧的陈咏燊,居然给了这些穷寇“大叔”们,一个昂扬的机会,过程充满正能量。
“正能量”三个字,在鸡汤环绕的我们看来,或许矫情;但对于步入中年危机的香港来说,每一分积极向上,都值得悉心呵护。
蛮勇正面硬刚《蜘蛛侠:英雄远征》?
《逆流大叔》自然是做不到的。
两者的关注度差距,就像蜘蛛侠和蜘蛛的差别那么大。
同一档期上映,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但这部低谷时冒出来的香港电影,却仍旧表现得足够蛮勇,影片内外实现了有趣的统一。
中年危机嘛,谁没有?
吴镇宇领衔的几个光猪主人公有,香江延安上上下下都有。
那怎么办?
撑!
在败家子看来,《逆流大叔》不是什么体育电影,而是一部类似《男人四十》这样的生活电影。
只不过它的电影语言更加自嘲和充满港味,在高潮处理上,更燃。
划龙舟,甚至长途龙舟,对于主角们的生活,其实不会有什么实质上的改编。
他们只是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找回了自己的热血。
热血或许没什么用,该被碾压,还是会被碾压,但确实人之所以能活下去根本。
是的,热血。
香港想要新生,需要的正是这一脉低调但正气十足的蛮勇热血,而非躁动无知的毒血。
作为一个电影号,我们不展开,你我都懂。
中年大叔的窘境,是他们的自身的局限性和怂包个性造成的,港岛同理。
想要改变,《逆流大叔》其实提供了一剂良药:“(离新生)还有多远?
”“多远也要撑下去!
”就是这么简单。
只要方向对,莽就行了。
#电光幻影# 《逆流大叔》,另一种“人到中年”的表述,有些坎是过不去的,重要的是不去逃避,总要面对。
2019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有《逆流大叔》入展,但时间不利,错过了,有些遗憾,想不到电影公映了,总算找到一家粤语原版,满足了这个小小的愿望。
吴镇宇、潘灿良、黄德斌、胡子彤,四位主演里有三个相当喜欢的演员,其中黄德斌的大屏幕作品都让我格外期许,怀抱着这样的满足看了电影,还是有点感慨的。
可能预期中的影片,要比实际的演绎燃。
我以为借着龙舟这个主题,这部电影的燃应该是爆发式的,甚至是逆袭式的,这样才能真正的般配影片名字中的“逆流”二字。
然而,主创却并没有如了我的愿,没有用这个套路的思维做一个更套路的故事结局。
诚然,影片的主体意志确实也还是燃的,甚至带着深深的翻转的期望,但是这样的期望只是活在态度和精神里,而影片的故事发展和结局等待其实并没有让人如愿以偿的去进行一场逆袭。
看的时候有点失望。
可能是自身的期许没有得到满足,总觉得有点对不住我的心情,但是冷静下来再去仔细想想,又觉得一切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甚至这样的电影剧情的设置更像是一种人性化的自然,因为生活的故事里,这才是多数时候的样子。
有了颓废的得过且过习以为常,突然遇见一种生活的鼓励和想努力的态度,但是生活这件事,并不是能够被个人的态度所把控的,有许多的时候,你的努力可以被打动,却不会被改变。
胡子彤的这个角色最是年轻,因为注入了更为单纯的故事所以显得惋惜而不是负重,于是感受起来也是有一点点不好受,却不会沉重,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本部电影的一个轻松的担当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缓冲,带去了一些喘气的机会。
潘灿良的角色更丰满一些也更现实一些,故事走线很好,许多让人感同身受的情节和句子也都是出自他这里。
可能年纪到了一定的地步,这样的世界更是自然的,于是也更加让人理解,所有的情绪都容易埋没在里面,而人是最不应该被埋没的主体。
吴镇宇的角色依旧是本部电影的最大主线和最大亮点,形象颓废的让我觉得他在自毁,最简单的感情线挫败,结尾的努力也并不是期望中的结局,却真实可见,人生多数都是平凡的不得已,和无奈的不得志。
黄德斌真是我好喜欢的演员,但是和其他几位演员一样,在《逆流大叔》里也是走了自毁形象的路线。
看习惯了他的酷感,在这里哈哈见他大哭也是有点不习惯,不过仔细想想,这么多年他还真的没有演过这样的角色,可能也正是因为没有过,所以不习惯吧,他自己演的也是夸张了。
另外,黄先生似乎是胖了。
生活里不得意的事情太多,很多时候面对是最好的态度,而面对之后却不一定是自己要的结局,但这个选择终究是会出现的。
也许和期望中的有很大差距,但是仔细品味还是有很多意思的。
另外近几年香港电影的优异往往是用一种丧和彪来进行的,于是特别戳人。
本片却是非常难得的直接正面进行的友善的影片,所以还是蛮珍贵的。
不过影片节奏慢,细节处理马虎,铺垫的一般。
情绪也不是太到位,就是演员阵容不错,还是值得一看的,粤语版好评。
作者:小佛搞特
片尾字幕之后有彩蛋。
华语电影中成功的纯体育电影不多,也很难做到叫好叫座,不如多拍些这种借助体育运动而讲述其他生活的电影,不要一提体育电影就头疼,就不敢碰。
全篇靠吴镇宇撑下来,老姜非常HOT 。
或许是我笑点太怪了,“打给他”是我觉得最好笑的桥段。
另三位男演员演技都不错,但女演员真的都不够好,包括胡定欣,这么多年哭戏还是生挤眼泪让我多少有点失望。
一般有体育的电影都有我的燃点,但这部就不一样了,可能是真的不够好,很多地方确实能明显看出小成本痕迹,赶脚预算够的话可以做更好。
原名《万水千山纵横》来自黄霑作词的粤语歌名,改成现在的《逆流大叔》更直接一些,片中有不少情怀梗,稍显刻意,叙事也不够流畅,整体而言只能说中规中矩。
现在的港片要么落入商业的俗套,拼命压榨情怀套牢观众的钱包;要么极度悲观,陷入自言自语式的无病呻吟中。
既癫狂又热血的港片真的很久未见了。
去年一部优异的港片《逆流大叔》终于又让观众看到了积极向上的香港电影,以及那群狮子山下不惧宿命的普通港人。
《逆流大叔》去年可谓红极一时,一举囊括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1项大奖提名,虽然最终只拿下两个音乐类奖项,但其整体实力绝对不容忽视。
故事讲述阿龙(吴镇宇 饰)、淑仪(潘灿良 饰)、泰哥(黄德斌 饰)、威廉(胡子彤 饰),四个中年男人在职场和生活上的“逆流遭遇”。
一面是不断裁员的职场,一面不太如意的生活,中年危机警报四起,让他们焦虑难安,心烦不已。
一场公司组织的端午龙舟大赛,意外将四人和其他同事重新黏合到了一起,重塑了他们的精气神,一扫中年危机的阴霾。
《逆流大叔》用幽默抚平了愤慨,有血、有肉、有火、有情。
它是一种香港电影精神的体现,自然、不造作的叙事提供了酣畅淋漓的观感。
首先,影片在主线故事和潜文本之间形成了适度的互文关系。
虽然长时间提及龙舟比赛,但影片并非传统的体育类型片,龙舟比赛只是构成角色之间“群戏互动”的砝码,为剧情提供了激励事件和主题闭合。
影片真实细腻地讲述着男人的中年危机,虽然苦涩异常,但港式幽默的不断发力,又将感伤化解,黯然销魂的情绪被正能量十足的体育精神逐渐消解。
再往深探寻,思索四位主角与其他同事,甚至公司高层,以及旁人的关系,你会发现藏匿其中的意识形态隐喻,对于普通大众与社会关系的凝缩化表征。
《逆流大叔》的主题非常明显,面对生活“逆流”不能逃避,只能迎头而上。
阿龙爱上了作为单身母亲的邻居,而且爱得不管不顾,可以牺牲一切;
他那位有着女人名字的同事淑仪正被婆媳战争困扰,有家不想回,有人不能爱;
另一位较为年轻的同事威廉,为了女朋友放弃了运动员前途,专心工作赚钱;
作为公司中层的泰哥看似冷酷,但婚姻危机让他自尊心受损,哭哭啼啼差点要给第三者下跪求饶;这群中年大叔都遭遇了生活的逆境,一场无意间举办的龙舟大赛却悄然改变了他们的精神状态,让他们能逐渐走出低谷,在奋力划桨时感悟到生活的真谛。
影片聪明的将很多社会问题洒落于四人的逆流生活中,比如高企的房价,昂贵的租金,巨大的生活压力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障碍与纠纷。
年轻人似乎不喜欢读书,要么逃课,要么沉迷游戏;而中年人更是习惯性逃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缩头乌龟。
难怪有角色在片中调侃,“这是香港,所以连给高层演戏罢工的人都凑不齐”,即使人来了也只敢写假名字。
男人如此,女人也被牵连其中。
龙舟队的元气(余香凝 饰)女教练Dorothy(余香凝 饰)本来是出色的体育教练,但就因为是女性,而且年轻就被人无端质疑,需要请一个外籍教练为她证明。
社会大众的偏见和肤浅,以及不自信由此可见。
而单亲母亲为了生活,无底线的杀进了网红职业,她的梦想很简单,住在一个能看见海的公寓就行,那怕只能从很小的缝隙之间看到被压缩到渺小的海也就心满意足。
另一位家庭主妇面对七年之痒更是走投无路,只能选择离婚收场,求对方好心放手。
社会的压力,阻断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情感,当然也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
《逆流大叔》将潜文本设置为一场凝聚感强烈的龙舟赛上实在相当聪明和精准。
龙舟需要划桨者动作协调,齐心协力,因此,人与人之间必须相互信任,甚至心有灵犀,相互成就,才能让龙舟全速前进。
就在训练和比赛中,四位大叔终于明白,不再逃避。
阿龙捅破了窗户纸,大胆的告白,甚至带点逼迫的意味;威廉终于辞职,不惜和女朋友分手,重回自己喜爱的运动员生涯;泰哥克服了情感的压抑,让妻子看到了自己的真心一片;最有意思的还属淑仪,不但激情地亲吻了女教练Dorothy,还用爱软化了家庭矛盾。
Dorothy的一番训话句句诛心:我生气的是你选择吻了就跑,其实一切都有可能。
最差的结果不过是我给你两耳光,但你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呢?
所以,不逃避,面对逆流迎头而上才是战胜中年危机最好的反应。
让人惊喜的是,《逆流大叔》并没有走入合家欢的套路中。
逆流而上,有了机会,但不一定会成功,结果有喜有悲,前途依然未卜,但重要的不是现在的结果,而是不服输的勇气。
片尾,龙舟队没有获得冠军,但得到第三名的他们依然在颁奖台上笑容满面。
那种发自内心的乐观精神让所有结果和悲剧都烟消云散。
这才是狮子山下顽强不屈精神的最好体现。
“前面好远啊”,“多远都要撑啊”,那些一滴入魂的粤语台词更是港味浓郁,主题浅显又突出。
《逆流大叔》不光说透了中年男人的生活,也隐喻了香港电影,还有社会大众的“中年危机”。
可大家同坐一条船,是否愿意都要一起撑下去。
危机不可怕,重要的是敢于“逆流而上”的精神。
人们依然要坚信:努力就能搵到食!
最后表白下新人女演员余香凝,全场元气满满,性感但不妖艳,一种难得的健康阳光之美再现了一代港女的积极向上。
她和老戏骨潘灿良之间的对手戏应该全片最带感的亮点,甚至盖过了口碑更佳的吴镇宇与TVB当家花旦胡定欣的“苦情戏”。
相信无论是处于中年的你,还是青春期的你,都能在原汁原味的港片《逆流大叔》中找到共鸣!
找了很久才在上海找到播放粤语的而且排片时间又是这么合适的电影院。
不得不说香港电影可能真的没落了,不是电影不行而是观众的注意点都在噱头上,在推广上。
整个放映厅加上我就4个人,除我以外其他三位好像都是上了年龄的,尤其是一位老人整场电影都充满了他的笑声,能赢得观众笑声的电影难道不是好电影吗?
我已经24了,我同事都说到了25就算是步入中年了,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以后的生活会不会也是这样的。
是无所牵挂,孑然一身。
还是家庭仿若战场,硝烟四起。
还是婚姻陷入危机,无力挽回。
还是抛弃梦想,脚踏实地。
角色陈龙在影帝的扮演下是如此的形象立体,宛若读书时期懵懂的男生面对心仪的女生不懂怎么去追求,一厢情愿地认为我只要对你无条件的呵护、关怀与照顾,总有一天你会来到我身边。
没错童话故事里确实是这么写的,但是童话毕竟是童话,现实就是面对喜欢的人一定要大胆的说出来,让她感受到,让她知道。
我相信如果角色陈龙在邻居和她前男友对峙时勇敢的义无反顾的站在她的身边,那么结局一定会不一样,虽然最后他懂了悟到了可是为时已晚。
角色黄淑仪虽然我不太熟悉这位演员但演技也是相当到位。
被生活和家庭所压迫的中年男人,他就是典型,工作上面对裁员,家庭面对着婆媳战场。
或许楼下的休闲区才是他真正的家,不过也正是这样才反映出他懦弱的性格,遇事能避就退绝不逞强。
年轻活泼的女教练在他麻木的世界里点起璀璨的烟火,驱散了阴霾,在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20岁想到了初恋,那一吻之后他清醒了。
然后再女教练的教训下想通了一切,他并不是喜欢女教练,而是在平淡的夫妻生活中变得麻木,他需要让平静的湖面荡起涟漪,他又再次买回来演唱会的票。
角色黎家泰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演员。
婚姻陷入危机,家庭并不和睦,极力想挽回,但是却只见他每天以泪洗面,甚至连自杀这种懦夫行为都做出来了,却没有选择去和妻子好好谈一谈,虽然也有妻子不愿意见他的原因。
龙舟比赛结束妻子来了,结果呢?
只有拥抱相视无话,额,他是想等他妻子跟他道歉吗?
这就不得而知了。
最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他居然会去选择求竞争对手,求他放弃。
最后兜兜转转总算鼓起勇气去面对妻子,说出了想说的话。
角色威廉这个演员我也不太熟,而且角色戏份也不是很多,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地方就是,他女友为他过生日告诉他,她知道他为了她而舍弃了梦想的乒乓球,还有一个画面就是龙舟结束,女友跟他说比赛而已玩玩嘛!
结果不重要。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对他最重要的乒乓球比赛在你心中是不是也一样,玩玩而已。
这里我感觉是角色为了生活放弃了追求梦想的勇气。
其实从四位角色中都能感受到一种不敢直面人生的懦弱,我想如果都回到20岁他们可能会义无反顾的作出最正确的选择,这可能就是电影要向我们表达的本质,人到中年失去了年轻时那一往直前的勇气后剩下的就只有懦弱和胆怯,习惯被保护在安逸的生活圈里。
我讨厌这个结果,即将步入中年的我又会不会变成自己现在讨厌的人呢?
在网络上,“大叔”一词,一般指上了年纪的男人。
前面可加定语,如“油腻”、“帅气”、“雅痞”等。
含义可褒,可贬。
大叔类题材的电影,也是不胜枚举。
其中不乏高评分之作,如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帅哥玄彬主演的韩国影片《大叔》,基努里维斯的《疾速系列》等。
这些电影里的大叔,不是身手矫健,身怀绝技,就是品格高尚,意志坚定。
自带主角光环的他们,个人魅力无不爆表。
可有一部电影,把电影里大叔人,华丽虚幻的外衣,扒得精光,赤裸裸的的展示了,什么叫现实中的大叔。
这就是香港电影《逆流大叔》。
电影没有大场面,小成本,除了吴镇宇,演员、导演全都没名气。
作为是一部讲诉香港本土的电影,豆瓣6.7的分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观众们的一种认可。
从它在金像奖获得的荣誉,也可见一二。
阿龙,黄淑仪,威廉,泰哥,是一家宽频网络公司的普通员工,在一次罢工风波后,加入公司组织的龙舟队,故事就此展开。
阿龙,中年单身未婚,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
哦,对不起,放错照片了。
下面这张才是是阿龙本尊。
多年来,一直喜欢隔壁的单亲妈妈杨敏琪。
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隔壁,给她们母女烧饭。
女儿虫子,叫阿龙在学校的表格上签字,俨然把他当做父亲。
吃饭坐在一起,就像一家三口。
同事黄淑仪问他:你和隔壁的是什么关系?
阿龙说:邻居了,有时帮他做饭而已。
接着黄淑仪吐槽他说:有钥匙,又帮他做家务,又做饭,但没关系,佣人啊?!
暗示他主动追求。
而阿龙始终畏畏缩缩,不敢行动。
只在夜深人静时,一边躺在沙发上,想着心上人,独自睡去。
在爱情上,阿龙没有勇气去追求。
在工作,毫无热情,不思进取,只求不被裁员。
公司有员工组织罢工,表面上满腔愤怒地表示支持,转眼就在请愿名单上胡乱写个名字。
当年轻同事抱怨公司条件差,怎么没人投诉时,阿龙悠悠地说了句:慢慢就习惯了!
按照网络流行语来说,阿龙怎么看,都是一个失败的屌丝,loser!
黄淑仪,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有心爱的老婆,应该是幸福美满了。
但果真如此吗?
一家五口人,挤在一个巴掌大的屋子里。
光看截图就知道房子的拥挤程度老婆没上班,在家照顾两个小孩,生活开销都由黄淑仪负担,因此这份工作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始终无法调和的婆媳矛盾,更让他喘不过气来。
只要老母和妻子一吵架,他就玩消失,偷偷躲出家门。
婆媳矛盾解决不了,我躲还不行吗?
黄淑仪,大概就是网上的段子里说的,那种工作上可以往死里骂,却不敢辞职的的中年人了!
威廉,在里面是最年轻的一个,以前是个乒乓球运动员,为了女朋友放弃了自己喜爱的运动。
虽然年轻,有活力,却没有自己发挥的舞台。
因而也是划龙舟训练里最积极的一个。
泰哥,以上几个人的顶头上司。
被底下人骂作“黎狗”。
对上,溜须拍马,对下,解雇起人来毫不手软。
和他们几个比起来,泰哥职位更高,薪水更多,房子更大,不用成天担心被裁员。
应该算是人生赢家了吧?
恰恰相反,泰哥是四人中活得最辛苦的。
当练完龙舟,回到家腰酸背痛,上前关心的人一个没有。
儿子,自顾打电玩。
老婆,移情别恋,背着他带着儿子和情人去旅行。
被带了绿帽,连儿子也不同情,还帮忙隐瞒。
没有人同情和理解,只好一个偷偷在厕所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偏偏还没下属看见了。
看到这里,影片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有:丧,颓废,无奈,油滑。
然而,仔细想想,除了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认真。
这里的“真”,是“真心”,愿意为自己珍惜的东西,付出真心和努力。
这几个废柴男人又是怎么认真努力的呢?
阿龙,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苦等多年。
当杨敏琪想把女儿送到美国,自己拿不出钱来,打算找女儿的亲生父亲要。
阿龙马上夸口能解决。
其实自己却没有什么存款。
可他为什么要撒谎呢?
除了真心要帮杨敏琪,就是不希望杨敏琪和虫子父亲接触,以免旧情复燃。
正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杨敏琪终于决定和阿龙在一起。
接下来找房子,杨敏琪突然和虫子亲生父亲和好,阿龙划龙舟做最后的争取。
他始终如一,“认真”地争取。
黄淑仪的老婆,说想看刘德华演唱会,拼尽全力买来两张黄牛票。
到最后,他老婆又不想看了。
虽然黄淑仪对美女教练动过小心思,他最终也明白有些事,是不能逃避的。
他大喊:我要去买两张刘德华的演唱会的票。
其实那两张票代表黄淑仪对她老婆的爱。
一天,威廉去房产中介租房。
他在那里碰到泰哥。
原来,泰哥老婆的情人在那里上班,他是来求那个情人的。
泰哥告诉情人,只要你肯放手,他下跪都愿意的。
男儿膝下有黄金,泰哥为了挽回家庭,又是哭,又是下跪,足见其对老婆的真心。
威廉,曾经为了女朋友,放弃自己热爱的东西。
直到加入龙舟队后,重新找回了激情,明白自己心中所一直坚守的是什么。
自己热爱的是什么。
于是毅然然辞职,重新去打球。
兜兜转转,电影到最后,并没有迎来大团圆。
阿龙,眼看爱恋多年的女人嫁作人妻,自己还做了他们的证婚人。
泰哥呢,最终还是没有挽回妻子。
这才是生活血淋淋的真相: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的;有情人未必终成眷属;为爱人放弃的梦想,却发现爱人并不理解自己;工作压力,家庭琐事,不断耗尽一个人的精力。
当你奋力前行,却发现原地踏步,甚至在后退。
正如电影的片名《逆流大叔》。
生活像逆流,你努力划行,却始终无法前进,但你依然认认真真的不断划行。
《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管它升职加薪,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好好活,认真的活,就够了。
——end——微信公众:boshu617(老蓝电影记)
故事发生在天马宽频公司,经济不景气,公司大裁员。
每个部门人人自危。
为保住饭碗,他们参加了公司新成立的龙舟队,如果拿到名次,还会有奖金。
陈龙(吴镇宇饰),喜欢带着女儿的邻居杨敏琪(胡定欣饰),每天给她们做饭,关心她们。
其实杨在等孩子的爸爸,他不喜欢定下来,喜欢就回来住几天,不喜欢就去做艺术家消失几年。
杨想要的很简单,就是能有个可以依靠的男人。
有一次杨在吃饭的时候说要不然三个人一起住吧,陈龙高兴坏了,多花租金也要满足杨想要的海景房。
搬家的那天杨的老公跟她求婚,她选择了接受。
陈龙为了杨高兴,作为唯一的见证人,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黄淑仪(潘灿良饰),妻子来自内地。
婆媳关系在他这里也不能免俗,婆媳俩天天吵架。
软弱的他选择逃避,她们一吵架他就溜出门,眼不见为净。
参加龙舟队之后,对女教练有好感,幻想在一起,其实也是为了逃避家庭的烦恼。
但是龙舟只进不退的精神让他醒悟,回到家庭处理好婆媳关系。
黎家泰(黄德斌饰),是天马宽频工程部的领导,跟底下工关系不好。
在妻子和儿子泰国旅游回来之后发现妻子出轨,在洗手间哭的时候被陈龙撞见。
为了封口,借给陈龙钱周转,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公司二次裁员,他带领整个工程部的人罢工,除非上级领导能签署三年内不裁员的协议。
同时在公司下令解散龙舟队之后组建新的龙舟队,为自己的命运抗争。
威廉(胡子彤饰),在天马上班之前是一名退役运动员。
但是为了爱情,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后来参加到龙舟队。
女友对运动和荣誉的分歧让他们分道扬镳,在龙舟队找回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的力量。
其实电影很简单,就是讲述了一群香港市民的烟火人生,虽然这一群人可能生活并不富裕,没有顺风顺水,心想事成。
但是有血有肉有激情,还有重新爱人的能力。
即使没有公司的支持,为了自己喜欢的龙舟坚持到底。
狮子山下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作为几乎每一个香港人都认识的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带出了这部电影,导演也在用个电影中的角色故事来描绘它。
从一开始集体签名纸上写了狮子山下,罗文,黄霑等名字时就准定了影片的怀旧感,也带出了影片的主题,狮子山下精神。
什么是狮子山下精神呢?
电影用了四个人物的故事来告诉我们。
一个人到中年的单身汉阿龙,一个面临婚姻危机的高层泰哥 ,一个想要逃避家庭烦心的淑仪,一个为了爱情委屈放弃梦想的威廉。
四个不同年纪不同人生遭遇的男人,各自在练习龙舟之中找到自己缺失的东西。
面对喜欢的单亲妈妈,阿龙敢道出心声,最后也懂得放手愿意祝她幸福;面对婚姻危机,泰哥放弃了尊严,找回夫妻之间的不再理会任何人的爱情;面对家庭吵闹,意想出轨的淑仪也懂得不再逃避,做回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面对爱情与梦想,威廉最终选择了梦想,因为不懂得尊重彼此梦想的爱情是委屈求全的。
影片从他们四人的危机出发,通过练习龙舟,公司裁员等等的事件,让他们重新认识,学会互相帮助,学会面对各自的人生。
无论再苦都要面对,无论再累都要努力,难关过后就是美景,这就是香港人的狮子山下精神。
逆流而上电影的主要放在了人物塑造之上,四个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的男人为主角,而每个男人的故事都是关于女性的,单亲妈妈,出轨妻子,婆媳争吵,平凡女友。
虽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因为女性,但是电影之中的女性塑造却是并没有太大的手笔,只是为了给故事提供一个契机。
而全篇着墨最深的女性角色肯定就是女教练 Dorothy,她青春阳光,有梦想,有责任,坚强,勇敢;通过她所受到的性别歧视,再加入到淑仪的意想出轨的对象,通过教导龙舟教育众人的要学会面对难关等等都能看出导演要塑造一个崇高的女性形象,起到一个引导以及对比的作用。
余香凝饰演 Dorothy表现得十分出色,充分表现了那种青春阳光,坚强勇敢的女性。
在男群戏之中尤为突出,一点也不被掩盖。
几位男演员也交出了十分满意的表演,镇宇哥真的表现出一个中年单身汉的丧,每天都得过且过,但是在喜欢的人面前却尽力的做到最好;潘灿良的表演尤为惊喜,把一个陷入婆媳危机的,担起家庭责任,却又失去激情的中年男人,做了一次很好的表现。
对于女性以及激情的渴望,对吵闹的厌倦,家庭责任等等感情一一的诠释;黄德斌的泰哥可以说是合格之中,一个外表硬汉内心柔弱的男人形象十分适合他的外形,而胡子彤的威廉还是保持了点五步里面的感觉,不过他的确十分适合这种角色,而且表演也逐渐成熟,和余香凝一样都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新演员。
影片注重了四个男人的成长故事,淡化了龙舟比赛这个主题,让这个表面运动电影没有太多的热血,而是更多的平淡生活。
龙舟的群戏也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主角的各自戏份,虽然这让这部电影的主题更加凸显的更加深刻,但是却也减弱了电影的戏剧性。
90分钟的剧本没有展开来写,篇幅的限制让电影中的冲突以及转折都来得十分的突兀,而且热血的桥段并不太热血,让人调动不起激情,对于普片的观众来说,观影感觉都比较差,没有得到感情的发泄。
全片都有各种各样香港的独特文化,结尾的《逆流之歌》中的作曲,歌词充满了香港精神,各种香港元素带来一部纯正的香港电影。
中年大叔影片中的中年大叔形象映射着香港以及香港电影,一个正处于中年之中,面对各种危机的大叔。
影片之中有很多怀旧的情节,狮子山下,英雄本色等等都表达了导演对于那个年代的香港的怀念,而龙舟比赛赛作为表主题也充分了表现出香港的特色。
用面对逆境,勇于克服的几个中年大叔来表现狮子山下精神也是对于香港未来的期望,坚持香港的特色,坚持拍香港的电影就是一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已忘記對上哪一套港產片給5星了,點五步我都只給4星。
可能本片講中年大叔,而我自己也到了這個年紀,所以特別有共嗚。
我看過太多日式熱血影視,要超越很難,因為日本人本身就有種將一些事情發揮到極致的精神,會容易令人感動。
熱血就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專心一致地去做一件事,不計成敗只求無悔地去完成它。
本片已有很多人讚夠貼地本土,龍舟這項運動夠代表性,用來表現團體齊心一致最適合不過。
幾位主角花名人渣粉腸粗俗得來令人會心微笑,平常對話夠草根,亦切合他們寬頻工程人員的角色。
本片最大的亮點是潘燦良飾演黃淑儀的角色,中坑麻甩外形加上女性化到不行的名字,反差和喜劇效果大。
他對余香凝沖涼的霞想和河邊並肩坐的強吻令人拍案叫絕。
余香凝真心靚,健康膚色加上剛中帶柔的演繹,為本片生色不少,少女阿蟲戲分雖不多但勝在有新鮮感得來也交到戲。
反而胡定欣和荘思敏演出一般,和TVB 劇沒分別。
退役兵乓球手威廉(胡子彤飾)演出夠放夠突出,早在點五步時已開始留意他,作為現役香港棒球手的他在點五步演出自然駕輕就熟,今次演扒龍舟依然有板有眼,他那句點題金句你聽到屬於自己的鼓聲嗎?
令人印象深刻 。
吳鎮宇的龍哥演得麻甩貼地,但角色設定有點衝突,他對胡定欣母女無論在精神上(為她們煮飯)和金錢上(租樓)的付出,雖然擺到明冧胡定欣,但他清楚知道胡深愛藝術家吊兒郎當阿蟲老豆,還要付出這麼多,和他在公司裁員潮下明哲保身自私的性格有點不太切合。
但瑕不掩瑜,就本片熱血過後沒有贏出比賽和女人,沒有離地的沖昏頭腦,龍舟比賽只是各人生命中插曲,令我們叮一聲明白一些東西,但殘酷的生活還是繼續,但至少教我們懂得怎樣帶著笑去輸。
社会是有结构的,人是分阶级的。
处在底层的人们,有着不少宿命式的艰辛。
感情上的苦。
现在一说感情,不随意反应就是房子-车子-彩礼。
谈感情的物质门槛较高,而论相爱则更是奢侈。
片中四位大叔无一例外都处在各自的感情漩涡里。
一个已婚,在婆媳矛盾中失声,选择了逃避,还萌动了别恋。
第二个绿云盖顶,懦弱自艾,自己始终离不了老婆,情愿略过妻子的长期背叛。
第三个虽有女友,但对方并不把他当回事,与他的志趣颇有差异。
第四个一心想跟隔壁女人过,呕心沥血付出了各种好,到最后也敌不过原爱消失多年后的一面。
对大叔来讲,似乎那种心跳热血的感觉,已然褪如旧梦,仅作为隔世的传说了。
事业上的苦。
资深的打工仔,时不时面临被辞退的危机,在经济面前永远抬不起头,与有型、地位、尊重关系不大。
另有一位女教练虽有能耐,但受性别歧视,才华难展。
看来定型的社会角色,就像枷锁一样拴着他们,不留一点幻想和意外,几乎所有的“非分”需求、企图和想法都被现实碾压封死,连些许尝试、努力和挣扎也现得可笑和幼稚。
不甘心的苦。
面对中年困局,老哥们该如何安慰不甘憋屈的心志和难耐庸俗的平生呢。
想想,如果实在无法打破现实的压迫,那就努力保持精神上的高度吧。
与其在社会倾轧下深陷沉沦、自暴自弃,不如设法保持住思想自由这点源泉,也好给自己留住一线为生命增添光彩的机会和生气。
即便潦倒无果,也要逆流而上!
wx:rrxhrrxh
就是很刻意励志。
#柒捌捌〇看电影#1、龙舟;2、潘灿良;3、RB音乐监制
片子真心短,但是导演+编剧也说清楚了自己的立意和想法,这碗毒鸡汤我干了,可惜最后也没说清楚裁员的事情,怀疑剧组预算真的如此紧张的吗?!最后心疼一下吴妈的角色,这么暖男为什么就是没有女人珍惜?!
比较一般
划龙舟这样的题材能呈现出如此的样子来真是难得。
5分。
有点小辛酸的细节,但是演技、制作还是逃脱不了粗糙和平庸
与其说是老港片的一次回魂(我真不觉得,因为港片这种调调的废柴里短一抓一大把),不如说是拿着这个话题去硬往上凑,毕竟现在大家都活的那么累,看银幕里的你也累的像条狗,总归是比较之后获得宽慰的了。“喜欢是占有,爱是成全”,本来可以打出感情哲理牌,但电影偏偏说“我全都要…”
不错
电影就像里面的人物一样,中规中矩,人的一生是注定的,无论你怎么突破,你明白很多,但是最后你做的还是你自己,释怀,像前看,世界是改变不了的,其他的周遭的一切事物也是改变不了的,包括你自己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没有什么逆流顺流,你只是在飘荡而已,飘到哪里算哪喽
呢种唔系完美嘅结局先系真实噶嘛。
6/10 铺了四个loser+一个女教练的故事,结果一个都没讲清白。有些地方切换过快,有些地方又太拖沓,摄影也是一言难尽。不过,确实有被「裁员不知几时是个头不如罢工揽炒喽」/「边罢工边划龙舟」这些情节触动到,也许这是对近年来社会事件或浪漫或激进的指射,只是在一片戾气中,精神落到了英雄本色、狮子山下的怀旧乌托邦中。
影帝预定
踏踏实实做D野啦,HK人!
“港人精神”真的是伪命题。
香港人真的爱刘德华,跨年20场放票日当天城市售票网可以瘫痪10个小时。10.1@香港嘉禾黄埔
“—— 可是划龙舟和罢工有什么关系呢?—— 可以边划龙舟边罢工呀。”呵呵!本片的点睛之笔!
BJIFF第一场。超港超亲切。在岸上一地鸡毛,罢工的龙舟上才有弯道超车的美梦成真。有的评论简直痴线,香港人拍电影凭什么不拍给香港人看。
你以为这又是屌丝就会逆袭、努力就会成功的电影? 恰恰相反,屌丝仍然是屌丝,越努力越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你以为绿帽侠会头也不回地走了?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啊。 你以为单身汉真的能迎娶白富美?当然仍然是原谅她啊。 你以为软弱胆小逆来顺受最怕老婆处处被老婆打压的人会变成纯爷们儿?结果他喜欢别人又不敢说,婚姻不幸福也不敢离婚,只敢揩油占小便宜有贼心没贼胆。 不是鸡汤,而是毒鸡汤。 loser永远是loser,乞丐中的霸主还是乞丐。 当然,他们虽然结局并不完美,至少收获了充实而精彩的过程。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结果,也没有人还没开始就知道自己注定不行。 不是看见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才能看见希望。 演唱会门票最有趣,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像极了生活。是你的,永远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要强求
这个剧本不合格……(在以前家楼下大量取景了)